感冒後皮膚有刺痛感的原因常見於體內有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體入侵,而發生呼吸道的炎症反應,出現充血、水腫,大量的炎性物質滲出。其中含有大量死亡的和活的病原體、脫落的組織碎片,還有炎症反應的代謝產物,和大量的炎性因子,比如攝護腺素等,會引起全身的疼痛,包括皮膚的疼痛。
感冒屬於自限性疾病,一般一週左右可以自愈,感冒時要多喝水,這樣可以使毒素快速排出,有利於復健。
感冒時如果出現發燒、頭痛、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在治療時,可以服用一些感冒藥或者是中成藥進行對症治療。如果出現發燒症狀,要根據發燒度數進行相應的治療。比如,體溫不超過38.5攝氏度,可以通過物理降溫、多喝水的方法進行退燒。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以再配合服用一定劑量的退燒藥進行治療。
感冒後皮膚出現刺痛感還有可能是帶狀皰疹引起的。
帶狀皰症的主要症狀有疼痛,出現皮疹主要是丘皰疹和水泡,皮疹可出現在身體各部位,如胸部、腹部、四肢等,症狀較重時可出現在頭臉部。前驅症狀主要有乏力、低燒、頭痛等,並且可持續1到5天。典型表現為皮膚大面積的出現成簇的皰疹,水泡中間清亮,周圍有紅暈,水泡形成結痂。抵抗力較強者疼痛不明顯,可出現刺癢或者水泡聚集於身體一側,抵抗力較弱者疼痛明顯。
帶狀皰疹應儘早發現並且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在疾病的急性期,病毒顆粒通常會大量複製,使累及的神經或皮膚出現炎症。此時醫生通常會給予病人口服的 Acyclovir 、 Penciclovir 、 Famciclovir 等抗病毒藥物,以達到減輕神經痛和縮短病程的目的。必要時,醫生還會給予病人三環類抗憂鬱藥,比如 Amitriptyline 等,以起到鎮靜止痛的作用。
在帶狀皰疹痊癒後,可能伴有疼痛,這是由於神經的恢復要慢於皮膚的恢復所導致。此時醫生通常會給予病人具有營養神經作用的藥物,比如B群維他命、甲鈷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