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多是由免疫反應、食物、接觸化學物品、藥物等原因引起,此時病人可能會出現紅斑、搔癢等不適症狀,初期會表現為鮮紅色,後期由於色素沉澱,過敏紅的地方會逐漸變暗紅色。一般無需過於擔心,但需避免用力抓撓,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藥物治療,如 Loratadine 、 Chlorpheniramine 等,色素沉澱一般會逐漸消退。
如果過敏的地方存在頻繁抓撓、紫外線照射等情況,或者經常熬夜、使用含汞的化妝品等,也可能會導致色素過度沉著,初期過敏紅的地方可出現變暗紅的現象,色素消退速度較慢。建議病人改善不當的護理習慣,可在醫生指導下在皮膚表面刷一層果酸剝離劑,有利於減少色素,也可採用雷射處理色素沉澱。
此外,建議不要使用所謂的偏方,如使用鹽水、酒精、醋等進行反覆擦洗,否則會導致皮膚角質層變薄,不利於皮膚恢復。同時在恢復期間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鍋、麻辣等,以免影響皮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