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外敷麻藥要敷多久?

醫师头像 杜喜*

外敷麻藥一般10~60分鐘可以達到局部麻醉的作用。作用時間取決於使用劑量、身體不同部位、皮膚厚度等情況。如使用劑量較大、身體部位易吸收、皮膚較薄都會使作用時間縮短,反之則會使作用時間延長。

經皮膚吸收如複方利多卡因乳膏,透過阻斷離子流而穩定細胞膜,從而阻滯神經衝動的傳導而達到局部麻醉作用。大約需要10~15分鐘才能作用,塗抹之後維持作用在15分鐘到30分鐘。

經黏膜吸收如利丙雙卡因乳膏,表面手術應用時,塗藥時間至少一小時;若經黏膜給藥,一般10~20分鐘即可作用。

使用外敷麻藥需警惕過敏反應的發生,在正式使用前可在手臂塗抹少量藥物,觀察皮膚有無發紅、發癢、刺痛等過敏反應的發生。麻藥應由專科醫師進行使用,病患切勿自行用藥,以免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危害生命。

醫师头像 蔣*

在醫美的麻醉過程中,可能需要麻藥外敷。一般麻醉藥外敷,不同的藥物則有不同的作用時間。一般的情況下,麻醉藥外敷要5~10分鐘,效果可能發揮出來。

常用的外敷麻醉藥,包括酯類麻醉藥和醯胺類麻醉藥。酯類麻醉藥有普魯卡因、氯普魯卡因、丁卡因等。在麻醉過程中,常用的是丁卡因噴劑或者丁卡因凝膠。

常用的醯胺類麻醉藥有利多卡因、羅哌卡因、阿替卡因等,而常用的是利多卡因凝膠。所以表面麻醉常用丁卡因、利多卡因或達可羅寧的凝膠或噴劑,從而給病患進行表面麻醉。

利多卡因的作用時間,基本上是在5分鐘左右,丁卡因凝膠的作用時間在10~15分鐘。所以外敷10~15分鐘以後,效果能發揮到最好。

醫师头像 朱少*

外敷麻藥分為三類:經皮膚吸收的局部麻醉類藥品,經皮膚吸收應用於慢性疼痛的藥物,附於黏膜表面的藥物。

經皮膚吸收的局部麻醉劑,最常用的是利多卡因乳膏,主要成分是利多卡因,藥物作用時間較慢,並且在敷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用薄膜覆蓋,有利於吸收,一般需至少敷1小時左右才能夠達到較好的麻醉效果,適用於靜脈穿刺、抽血,或體表小型腫瘤切除、整形類小型手術,比如臉部痣切除、雷射等小型操作。

用於慢性疼痛,吩坦尼貼片等也透過皮膚吸收,作用時間比較長,而且根據病患不同情況作用時間有所差異,一般需要15~20小時才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但是一旦作用比較穩定,貼片可以持續72小時,可應用於慢性疼痛、癌症疼痛治療。

經黏膜吸收的局部麻醉劑,比如利多卡因乳膏或者利多卡因凝膠,黏膜吸收局部麻醉藥作用較快,一般5分鐘左右即可達到比較好的麻醉效果,常用於眼科手術,透過滴入表面麻醉藥物達到麻醉作用,或泌尿科侵入性檢查,比如尿道口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劑,作用時間較快。所以不同方式、不同藥物,作用時間存在較大差異。

本內容不能作為疾病治療的依據,請充分理解此點,是否前往醫療機構就診請自行判斷,風險請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