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一餓就反胃想吐考慮可能跟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病密切相關。例如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常因被幽門桿菌感染,以及胃十二指腸黏膜防禦屏障被過多的胃酸與胃蛋白酶消化破壞形成潰瘍,使得黏膜抗消化能力降低。當肚子一餓時,胃腸道的迷走神經興奮性升高,促使胃酸分泌增加,高強度的胃酸直接刺激黏膜上的潰瘍面以及局部的神經末梢,或者胃壁平滑肌發生痙攣,最終表現為肚子一餓就反胃想吐。而慢性胃炎病人本身胃黏膜防禦屏障功能減低,肚子一餓時胃壁相互摩擦而炎症嚴重,甚至胃痙攣從而引起反胃想吐。
因此,如果上述症狀出現次數頻繁,以及症狀較重,建議病人及時到正規醫院消化科就診,在消化科醫生指導下完善胃大腸鏡等相關檢查從而明確診斷及治療方案。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有:每天保證按時吃飯,避免長時間空腹,飲食上保持清淡,多吃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杜絕暴飲暴食,不酗酒,適當運動和鍛煉,增強體質,改善胃腸道功能。
肚子餓就想吐的原因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當人體長時間處於飢餓的狀態,腸胃長時間沒有食物的補給,會使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降低,腸胃功能減弱就會出現不適的感覺,可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這種情況就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需要補充食物供給所需的營養物質,機體就會恢復正常。病理性的多見於幽門桿菌的感染以及胃腸疾病,例如胃竇炎,因為胃竇炎的病人胃酸會比較高,容易出現飢餓感。當空腹的時候會感到噁心、嘔吐、噯氣、上腹不適感等症狀。急性發作時可以食用麵條,注意避免進食過酸、過甜、過辣等食物,两週左右會緩解。應該注意的是規律進食,定時定量,避免空腹,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並做到忌菸酒、忌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