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後子宮內膜的厚度通常以5mm為標準,>5mm子宮內膜偏厚,<5mm子宮內膜厚度屬於正常範圍,是停經後子宮內膜厚度的基本標準。但此標準不能囊括所有情況,比如部分病人乳癌術後服用他莫昔芬等內分泌治療藥物,此時需要更加謹慎,不僅要看厚度,還要注意有無出血,如果有出血甚至血流豐富,就算沒有達到5mm,也需要進一步處理。處理方法主要是整刮,將內膜取一部分化驗,檢查有無病變的發生,沒有確診疾病的病人有停經後的出血,即使內膜比較薄也要警惕。
停經後的出血大約有1/3的人有問題,不管是內膜腫瘤還是子宮頸腫瘤亦或有其他地方的問題,所以停經後的出血需要高度警惕。結合內膜厚度即使沒有達到5mm,也會選擇整刮,可以盲刮,即在肉眼看不見的情況下將內膜取出化驗。還有子宮鏡下的整刮,子宮鏡就是高清的攝像頭作為人眼睛的延伸,可以看見內膜的厚度、血管的狀態有沒有壞死,可以定點取內膜化驗,漏診內膜癌的機率更低。
所以總體而言,停經子宮內膜厚度>5mm要引起注意,<5mm是在正常範圍,但是還是要結合病人的狀態以及症狀進行綜合評估。
停經後子宮內膜厚度的正常值一般小於4mm為正常。
子宮內膜厚度是隨著體內雌激素的含量的變化而變化的。停經前因為有規則排卵所以子宮內膜厚度會有周期性變化,停經後因為卵巢衰竭沒有周期性排卵,雌激素水平低下,子宮內膜一般都會很薄,正常厚度大約在4mm以下。如果停經後出現子宮內膜一直很厚,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明顯增大了,或者有異常出血的現象一定要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排除子宮內膜的病變,尤其是伴隨有肥胖或者高血壓、糖尿病思者。必要時可能需要進行子宮內膜的診斷性刮宮術以排除子宮內膜的惡性病變的可能。
停經後女性子宮內膜增厚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生理性的,停經後卵巢內的卵泡幾近耗盡,大多數人在停經後就不會再來月經,但是停經後卵巢內並非一個卵泡都沒有,如有時偶然有一兩個卵泡在高水平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出現生長和排卵,形成黃體,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和呈分泌反應,停經後再次來月經。停經時間越是近(比如說停經一兩年),發生月經復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另一種是病理性的,子宮內膜增生症、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症、子宮內膜癌,再就是卵巢長了有內分泌功能的腫瘤也可導致子宮內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