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心煩意亂,可能是一個人的情緒出了問題。例如常見的憂鬱症、焦慮症、適應障礙,都可能出現心煩意亂。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且不能透過一個表現,例如心煩意亂的表現,對這個人下結論,判斷是不是生病,是不是有問題,還要看這個人整體的情況。需要去醫院就診,請專門的人士來判斷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心煩意亂。
通常會與情緒有關,如憂鬱症,這是非常常見的會出現心煩意亂表現的病。如果是憂鬱症,把憂鬱症治好,情況可能就會好轉。例如做心理治療、服藥。當憂鬱症好轉之後,心煩意亂自然會好轉。
除此之外,焦慮症也會經常出現心煩意亂這個問題,治療同憂鬱症相同,也是要針對焦慮症進行治療。
不管是引起心煩意亂這個表現,把這個病治好,這個表現自然會消失。也有可能不是疾病導致,只是生活不良遭遇的反應,例如遇到大的挫折,或是人際矛盾。如果是這類情況,通常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透過轉移注意力,透過身心放鬆活動,情況也會有好轉。
如果是家裡的氛圍讓你心煩,那就想辦法出去溜一圈。在外面你一定會遇到幾個熟人和朋友,相互聊幾句,轉移一下你的思維。這符合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思想:如果不能改變心情,那就儘快改變情景。這個過程不需要太久,一般來說半個小時就足以平撫一個人的煩躁情緒了。你還可以通過看看周圍的美景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如果是在單位因工作引起的不愉快,那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來說服自己,或者心裡這樣想:我現在沒有閒功夫跟你計較。這是根據心理學中一個快速調節情緒的方法提出來的有效對策。即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改變不了的。如果不能改變情景,你就要改變我們的心情。轉移注意力是調節情緒的好方法。當你把注意力放在另一個事物上的時候,心情也會隨之平撫下來了。
如果是出門在外,因為各種原因被別人戲弄、欺負,甚至是威脅和財產受到損失,而自己又無力去改變這一現實了,從而導致心情不佳。我的做法是記下各種可能讓你標識、線索,儘可能地向朋友、警方予以說明情況,徵得他們的意見。切記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一定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智慧地解決問題,但絕不能衝動。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原則請你一定要學會運用,那就是接受現實。因為,在你通過各種途徑都無法改變現實的時候,你只能選擇接受現實。能否接受現實是衡量一個人心理素質高低的重要指標。最好的方法是,及時得到別人的幫助。千萬不要一個人瞎想,更不能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