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肝臟常見的良性腫瘤,生長緩慢,惡變率極低,大多數病人終生無需治療。它的發病和飲食無關,病人保持健康規律的飲食習慣即可。
健康的飲食應該儘量多樣化,營養均衡,主食宜粗細糧搭配,並多吃高蛋白、高維他命、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少吃薰、烤、醃、油炸、過鹹的東西,不吃變質或刺激性的食物。
肝血管瘤是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患病後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常在超音波檢查或在腹部手術中發現。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年複查超音波就可以。
對於肝血管瘤特別巨大、外生性生長的,可以考慮手術或者介入治療。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術、血管瘤縫扎術、肝動脈結紮術、微波固化術、射頻治療、肝動脈栓塞術等。
肝血管瘤的發生原因仍不明確,在日常生活中,肝血管瘤病人飲食注意事項主要是減輕肝功能的負擔,以清淡、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如稀粥、麵條、米粉、米糊、蒸雞蛋、鵪鶉蛋、番茄、黃瓜、小白菜、油麥菜、胡蘿蔔、馬鈴薯、香蕉、蘋果、橘子、梨子、柚子、火龍果、奇異果,這類食物不僅富含豐富的維他命、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能夠使病人的肝功能和胃腸道負擔減輕,避免肝臟疾病的發生。
因為肝臟血管瘤在肝組織內生長過程中,如果受到局部的炎症刺激,確實會使血管瘤的體積逐漸增大。對於體積較大的血管瘤,可以通過增強的CT或動脈造影來明確血管瘤的主幹供血血管。
可以通過引導下進行動脈瘤的栓塞介入治療,只要把血管瘤的主幹供血血管完全栓塞,血管瘤缺乏足夠的血液供應,會出現血管瘤的體積萎縮、吸收甚至自行壞死。
所以,對於血管瘤的飲食主要以清淡、低脂肪飲食為主,病人還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減少熬夜等對於肝功能損傷有嚴重影響的行為和日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