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中暑的緩解主要是根據症狀處理、調節室內溫度、避免室外劇烈活動以及暴曬太陽。
中暑可引起發熱、水電解質代謝失調,可併發昏迷、低血壓、心律失常、心臟衰竭、代謝性酸中毒、肝、腎衰竭等,中暑時最好到醫院完善血生化及動脈血氣分析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判斷治療。
輕微中暑如果無併發症,只有發熱症狀可予退熱,如普拿疼、布洛芬退熱,或者物理降溫,如溫水擦腋下、腹股溝、膝盖窝、後背等,高熱可用冷水。發熱汗出多易引起水、鈉丟失,引起水和電解質平衡失常,可口服補液鹽。以上藥物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中暑發生後需注意休息,調節室內溫度,穿寬鬆透氣衣服,避免室外劇烈活動以及暴曬太陽。
中暑後建議及時醫院就診,及時處理以防危重症發生。
對於輕微中暑的人可以先遠離高溫環境,然後給予降溫。
輕微中暑的臨床表現是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還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大量出汗等表現,或出現血壓下降,脈搏增快,四肢濕冷,面色蒼白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於數小時內恢復。
如果發現自己或者其他人有中暑的徵兆和有輕微中暑的表現時,有以下處理方案:
1、首先要立即遠離導致中暑的高溫環境,將病人搬離到通風涼快的地方平臥休息,解開衣物,有條件的頭部可以戴冰涼帽,在腹股溝的大動脈附近、頸部的兩側、腋下放置冰袋。
2、可用浸濕冰水扭乾的毛巾敷於額部,條件允許的話,可用30%酒精擦拭身體幫助降溫,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風油精、清涼油等。
3、多飲用一些清涼飲料或者淡鹽水,或服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中成藥。
4、如果病人出現虛脫,並且血壓下降時應立即讓病人平躺,立即送往醫院進行靜脈滴注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