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人體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的工作、學習、生活,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的失調以及水電解質代謝失調這些原因,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中暑的先兆是先出現大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噁心、嘔吐、耳鳴、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隨後體溫就會逐漸上升,但是輕度中暑一般不超過38℃,中重度的中暑體溫可以達到38-40℃以上,出現面色潮紅、蒼白以及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出現嗜睡、昏迷,症狀再加重就會出現心搏過速、血壓下降、呼吸和循環衰竭的症狀。
中暑主要的治療方法,首先要迅速的轉往陰涼通風處,並給予適當的物理降溫,可以應用白酒或者溫水給中暑的人來擦浴,並給予口服補充液體,補充鹽分、糖水,這時候噁心、想吐的症狀就會迅速緩解,並自行恢復,如果症狀仍然持續加重則需要迅速送往醫院,避免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
中暑了如果只是輕微的噁心想吐,可以喝點水或冷飲,以及吃點十滴水類的解暑藥物緩解。如果較重程度的噁心,可能需要到醫院內給予一些藥物,比如維他命B6,或者給一些 Promethazine 來止吐治療。如果是由於電解質不平衡導致的噁心想吐,比如有低鉀,就需要根據病因來補鉀治療。
中暑是指人體在比較高溫的環境下出現體溫調節功能的異常,同時伴有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等情況,會出現神經精神系統的症狀及其他多系統的症狀。一般在中暑的前兆的時候,會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無力、麻木等多種症狀,如果此時沒有及時的脫離中暑環境,多喝水,會進一步出現大汗以及血壓下降、脈搏加快等情況,體溫會開始升高,嚴重的中暑甚至會出現驚厥、肌肉痙攣、高熱以及昏迷的情況。中暑的病人通常還會伴有噁心想吐的症狀,嚴重的會出現嘔吐,在此過程中口渴的情況也非常明顯。
中暑發生的時候,主要措施是將病人轉移到陰涼的地方,避免再繼續接受熱量。然後就是降溫,可以用風扇來吹,也可以使用溫水灑在病人身上,然後再用風扇來吹,或者使用溫水浸濕的毯子蓋在病人身上,通過蒸發使體溫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