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如果到一歲七個月還完全不會說話,要注意有沒有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從小所處的語言環境比較單調,可能沒有人跟寶寶說話或很少說話。只是讓寶寶自己玩,寶寶的語言發育就會較遲緩。
另外如果寶寶所處的語言環境過於複雜,如有很多人用不同的方言、不同國家語言,一塊跟寶寶說話,其語言發育相對也會較遲,通常開口說話會較晚。
一般適當調整寶寶的語言環境,多跟寶寶說話、多交流。在說話的過程中,語速要慢、要清晰,通常寶寶說話可能很快會恢復正常。
除此之外,確實也有一些寶寶可能存在病態,導致說話較晚、語言發育延遲,如聽力問題,聽不見或者聽不清。還有一些寶寶雖然聽得見,但是說不出來,可能是構音器官的發育有問題。
另外還有些寶寶存在智力發育落後,或者是自閉症等精神方面疾病,也可能會導致寶寶遲遲沒有學語、遲遲不開口說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做相應檢查,確認誘因之後,再做必要的處理,幫助寶寶儘快開口說話。
一歲七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說話,根據其具體原因進行相應治療,主要分為聽力疾病、口腔疾病、發育不良以及遺傳因素,具體內容如下:
聽力疾病:需要到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測試,檢查是否由於聽力障礙,導致無法正常說話。如果為輕度聽力障礙,則可以給寶寶配戴助聽器;如果為嚴重聽力障礙,則需要及時植入人工耳蝸。當聽力恢復正常之後,再進行語言訓練,語言會逐漸恢復。
口腔疾病:到口腔內科或者口腔外科檢查口腔內發音器官是否存在異常,比如舌繫帶是否存在過長、過短,或者是否存在嚴重唇齶裂。當存在嚴重構音器官發育異常情況,需要及時進行矯形手術,發音器官逐漸恢復正常再進行語言訓練,語言功能則會逐漸恢復。
發育不良:由於腦性麻痺或者智力發育遲緩,導致不會說話,除不會說話外,其運動發育、應人能力、應物能力均比同齡寶寶落後,此種情況需要進行正規復健訓練。
遺傳因素:除此以外,極少數寶寶的各個語言發育器官、聽力、口腔以及智力均正常,此種情況跟遺傳因素有關,比如父母說話相對來說較晚。此時家長則不需要過分擔心,可以平時在家裡多陪寶寶聊天、做遊戲、鼓勵其說話,慢慢隨著年齡增加,在2歲左右時會進入語言爆發期,而後語言功能則會迅速地追趕同齡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