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思覺失調症症狀是怎樣的?

於海* 醫師#1

大多數的思覺失調症病人初次發病的年齡在青春期到30歲之間。起病比較隱匿,急性起病者較少見,思覺失調症的臨床表現可出現各種精神症狀,但意識障礙和智能障礙不常見。

思覺失調症都有哪些精神病性症狀呢?

思維障礙是思覺失調症最為常見、最重要的症狀,常導致病人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的不協調,脫離現實,即所謂的思覺失調症。思維障礙分為思維形式障礙和思維內容障礙。

什麼是思維形式障礙?

思維形式障礙,又稱聯想障礙,主要表現為思維聯想過程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與病人交談常有難以理解和無法深入的感覺,病人說話毫無意義地繞圈子,答非所問,病情嚴重的病人語言支離破碎,無法與之交談;無法看懂病人所寫的文字。

有時病人會對事物做些不必要的、過多的描述,或者用不恰當的詞句,甚至用只有病人本人才能理解的新詞或符號。

有時病人邏輯推理荒謬離奇,中心思想無法捉摸,缺乏實際意義的空洞議論,整天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不與外界接觸;有時病人在沒有外界因素影響下思維突然出現停頓、空白,或者感覺思維被抽走,或出現大量的不自主的、強制的思維;有些慢性的病人缺乏主動性言語、言語貧乏。

什麼是思維內容障礙?

主要指的是妄想,可突然出現,也可逐漸形成,或者繼發於幻覺、內感性不適或者被動體驗。思覺失調症病人的妄想常荒謬離奇、容易泛化。

在剛發病時,病人對自己的某些明顯不合理的想法可能持將信將疑的態度,但隨著疾病的進展,病人逐漸與病態的信念融為一體。

最常見的是被害妄想和關係妄想,其他常見的妄想有釋義妄想、嫉妒妄想、鍾情妄想、非血統妄想等,有時表現為被動體驗,病人喪失了支配感,感覺自己的思維、情感、軀體運動是受其他人或者外界控制的。

被動體驗經常和被害妄想聯繫起來,或者被稱為影響妄想、被控制感、被洞悉感。

感知覺障礙

最常見的是幻覺,以言語性幻聽最為常見。思覺失調症的幻聽內容可以是爭論性/評論性的,或者是命令性的。

病人行為常受幻聽的支配,與聲音對話,聽到聲音後發怒、大罵、大笑,或者自言自語自笑。有的病人出現幻視、幻觸。

情感障礙

主要表現為情感遲鈍或平淡,病人可出現表情刻板,較少眼神接觸,說話時語調單一,缺乏肢體語言。對家人、朋友缺少關心,對生活、學習、工作的興趣減少,嚴重者出現情感淡漠,對周圍的一切都無動於衷。

有些病人的情感反應與內在思維或外界環境不協調,在談及自身或者家人遭遇的不幸或自身所遭受的妄想時,病人缺乏相應的情感體驗,或者出現相反的表現。

意志和行為障礙

病人的主動活動減少,孤僻、被動、退縮,不能完成學業、正常工作,甚至不能很好的料理個人衛生,對前途漠不關心,沒有任何打算,或者雖然有打算,但從不實施。有些病人吃一些不能吃的東西,如喝尿、吃糞便、昆蟲等,或者傷害自己的身體,有的病人出現愚蠢、幼稚的行為,或者突發的衝動行為。

有的病人出現緊張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全身肌肉緊張,包括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兩種狀態。木僵時表現為緘默、隨意運動減少或缺失以及無反應,木僵病人突然出現衝動行為,即為緊張性興奮。

狂躁症與思覺失調症有何不同?

思覺失調症能進行手術治療嗎?

思覺失調症壽命多長?理論上不影響壽命長度

思覺失調症會隔代遺傳嗎?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