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不排大便只是排氣,最常見的原因需要考慮奶量攝入不足的問題,尤其是越小的嬰兒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嬰兒之前沒有其他特殊疾病史,或者也沒有明顯的大便乾燥史,注意觀察其它幾方面,例如不睡大覺、睡眠淺容易醒、哭鬧,這時可以通過吃奶安撫下來繼續睡覺,或者單純吃奶、不額外餵水的情況下,嬰兒尿量偏少且顏色偏黃,均提示奶量攝入不足的可能。
尤其是定期監測體重增長水平不理想時,可以直接說明奶量攝入是不足的,這時需要分析攝入不足的原因,例如是餵養方式不妥,還是有其他的潛在疾病沒有被我們發現,必要時需要請醫生診查判斷。
在奶量攝入不足時可以積極的增強餵養,儘量保證奶量逐漸增加上來。如果嬰兒奶量攝入是充足的,精神狀態、睡眠以及體重增長情況均比較理想,可能與嬰兒攢肚子有關,平時可以給嬰兒做腹部順時針按摩,或者口服益生菌調整腸道主,幫助寶寶消化。
寶寶一直放屁不拉屎在小月齡並不少見,如果發現寶寶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排便減少。這時候就要先檢查寶寶入量是否足夠,其次是否屬於生理狀態或者便秘等導致。
寶寶可能沒有太多可以排的食物殘渣,所以往往排便就會減少。在排便減少的情況下,大便在腸道里被腸道細菌分解、發酵,導致產氣較多,所以放屁增多、比較臭但不拉屎。這種情況下需要注意加強餵養,寶寶往往生長發育也落後,所以要保證正常的奶量、多吃奶,保證正常排便。
有些寶寶不排便也放臭屁,但是生長發育正常,而且也沒有其它不適表現。如沒有拒奶、吐奶、腹脹,而且排便時大便不干硬。這種情況往往見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並沒有太大關係。有些寶寶最長可能延長3-4週才排便一次,只要生長發育正常,沒有其它異常表現,也不用特別擔心。
有些寶寶可能存在便秘,因為排便痛苦,所以本能迴避排便即不拉屎。這時候寶寶一般也有放屁,但排便減少,注意調整飲食結構等,必要時再添加藥物幫助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