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桿菌是一種可以在胃內生存、繁殖,並且可以引起胃部疾病的細菌,其憑藉自身結構的優勢,可以在胃內做到長期的生存,更可以造成像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發病。所以說,幽門桿菌對於胃部健康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對於沒有任何症狀,但是幽門桿菌的數值卻很高,對此,我想說的是,沒有症狀並不能真正的代表沒有症狀,在消化系統疾病方面,很多的症狀都是容易被病人自身所忽視的,尤其是像腹脹、上腹部的隱痛、反酸、消化不良等都極其容易被忽視,所以對於幽門桿菌感染的病人,應該明確一些關於消化系統詳細的症狀。
當幽門桿菌感染較為嚴重的時候,會造成胃部炎症的發生,這些炎症就會導致消化不良、噁心、反酸、上腹部的飽脹和隱痛等症狀。所以說千萬不要忽視這些細微的症狀。
如果真的是幽門桿菌感染數值很高,而且沒症狀,還是建議病人去照胃鏡檢查的,因為有些胃部疾病在初期是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的,尤其是像初期胃癌這樣的惡性疾病。有些病人的胃癌發現時就已經處於中末期,就是因為胃癌在初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並且幽門桿菌也是被世衛組織所公認的致癌因素,早發現、早治療,肯定好過於晚發現,晚治療。
幽門桿菌感染是消化科比較常見的疾病,而且幽門桿菌感染之後會導致胃部出現炎症,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病人除了出現胃炎甚至可能會出現消化道潰瘍,如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而且目前研究已經證實幽門桿菌感染和胃癌的發病是又明確相關性的,因為幽門桿菌感染之後會導致胃的炎症出現,時間長了炎症因子誘發出現腸化和萎縮,嚴重的會出現異型細胞,可能會誘發出現胃癌的形成。因此幽門桿菌感染而且有既往家族胃癌病史的病人,或者是年齡在40歲以上病人,同時伴有體重明顯減輕,或者腹部不適症狀加重,都建議一定要定期照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目的就是要排除除了簡單幽門桿菌感染之外,是否合併有比較嚴重胃部疾病,尤其是不能延誤了胃癌的發現,初期胃癌發生之後進行相應的治療效果還是很好的。所以建議對於幽門桿菌的病人,如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同時照胃鏡是更合理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