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是指口角區上下唇聯合處,接觸的黏膜發生炎症的總稱。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以口角區皸裂、口角糜爛和結痂為主要症狀。口角炎的治療,需根據其臨床病因不同,進行不同的對症處理,口角炎分為感染性口角炎、創傷性口角炎、接觸性口角炎以及營養不良性口角炎。所以,口角炎的治療,應根據不同的病因給予營養補充、平衡膳食,然後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藥物處理。
感染性口角炎,針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局部或者全身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創傷性口角炎應去除創傷因素,局部處理為主。過敏性口角炎發生後,應停止使用可疑的過敏性食物,或者藥物。營養不良性口角炎,是指由於糖尿病、貧血、免疫異常等情況引起,需針對全身因素進行對症處理。
口角炎發生以後,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物進行局部的處理,當局部有結痂的時候,用生理鹽水,或者0.02%-0.2%的醋酸氯己定溶液,進行局部的濕敷。細菌感染引起局部的口角發炎,可以用青黴素藥膏,或者紅黴素藥膏進行塗抹。真菌引起的口角炎可以塗抹抗真菌的藥物,如米糠唑等。病毒引起的口角炎,可以塗抹抗病毒的藥物,如3%的 Acyclovir 藥膏等藥物。口角炎發生以後一般可以治癒,不需要全身應用藥物進行處理。
對於口角炎可以用藥液進行濕敷或者塗抹抗生素藥膏進行消炎止痛。
感染性口角炎,針對引起感染的不同病原微生物,局部或全身使用不同藥物,細菌感染者可使用氯黴素、金黴素藥膏或諾氟沙星、 Ciprofloxacin 等。如果頜間距離過短,需要進行矯形修復。真菌感染者可使用 Fluconazole 、酮康唑等。
創傷性口角炎以局部處理為主,去除創傷因素,可用複方硼酸溶液、過氧化氫溶液、生理鹽水、氯己定液局部沖洗或濕敷,局部塗抹聚維酮碘、龍膽紫等藥物。繼發感染者可口服廣效性抗生素。
接觸性口角炎,首先去除過敏原,停止服用可疑藥物,合理使用抗過敏藥物,如 Chlorphenamine 、息斯敏等,也可口服某些具有祛風清熱功效的中草藥。口角炎滲出減少後,可用氟輕鬆或 Dexamethasone 藥膏進行局部塗抹。
營養不良性口角炎在滲出不多、無結痂時,可用抗生素藥膏局部塗布,全身給予維他命B2,同時口服綜合維他命B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