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蛋白質偏高可能是尿路感染、女性陰道炎導致分泌物污染尿液、各種腎臟疾病以及其他一些生理因素所致。
尿路感染屬於一種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在發病期會出現頻尿、急尿,並且還可能伴有小便疼痛,尿液常規檢查白血球會明顯增多,也會出現尿中紅血球增多及尿蛋白偏高。但往往感染控制後尿蛋白即轉陰性。
陰道炎的女性病人會出現陰道搔癢、分泌物增多等不適的症狀,有時也伴有尿路刺激症狀,在留尿時如果混入陰道分泌物也可能會導致尿蛋白偏高。
各種腎臟疾病如原發性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變、腎小管間質病、腎血管疾病均會導致多少不等的蛋白尿,這些腎臟疾病在做尿液常規檢查時,通常都會出現尿蛋白偏高,但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不同的腎臟疾病蛋白多少不一樣,從輕度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都可能出現。
如果只是出現了一過性尿蛋白增多,一般是在寒冷環境中、劇烈性運動或者是情緒激動所導致的,在去除上述因素後蛋白尿往往轉為陰性,屬於生理性蛋白尿。
尿蛋白偏高是指機體尿液中查出蛋白質,最常見的是發生了腎病,由於蛋白質是機體的寶貴能源,正常情況下尿液中不應該有蛋白質的出現,當發生病變時蛋白質從腎臟漏出,腎小球、腎小管對其吸收能力下降造成尿蛋白。有些生理情況下也可出現尿蛋白,多見於大量的運動以及一次食入過多的蛋白質,可導致生理性的尿蛋白增高。
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於病理原因造成的尿蛋白增高,常見於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酸中毒、氮質血症,不論是腎小球腎炎、高血壓引起的腎病,還是糖尿病引起的腎病,都使得腎小管對蛋白質的重吸收下降,細胞膜對蛋白質的通透性增高,造成尿裡頭蛋白質增高,容易發生低蛋白血症。尿蛋白增高時一定要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以免造成其他的一些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