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氣湯其實不是單獨的方劑,是在中醫古典醫籍的《傷寒論》中,首次出現的大承氣湯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方劑。通常承氣湯是以清內熱、通腑導滯為主要的臨床作用,大承氣湯的功效是峻下、通腑、清熱,對於陽明腑實證也就是中焦熱盛導致的大便秘結、口乾舌燥、發熱出汗,甚至是神昏、出現意識障礙、譫語等問題都可以用到大承氣湯。
其它類型的承氣湯是在大承氣湯的基礎上給予藥物的增減,但總體的功效和作用與大承氣湯都有共同之處。比如小承氣湯是把芒硝去掉,減輕大承氣湯的峻下逐水功效,增液承氣湯是加入麥門冬、生地等藥物,在通便的基礎上增加養陰的作用,還有調味承氣湯會加入調和胃氣的藥物,避免過於寒涼使胃受傷的藥物。所以承氣湯是以大承氣湯為代表的方劑,總體來說都可以清瀉體內實熱。
大承氣湯一般服用後2-4小時內就會見到一定的效果,就能起到通便的作用。大承氣湯是中醫中通便作用非常好的藥方,主要由大黃、芒硝、枳實、厚朴組成。大黃和芒硝具有非常好的瀉下、通便的作用,而枳實、厚朴都屬於中藥中理氣藥的範疇,上述4種藥物配合在一起,具有非常好的瀉下、通便、行氣的作用,可以用於濕熱引起的便秘。因為本身大黃和芒硝的瀉下、通便作用較強,再配上具有行氣作用的枳實、厚朴,對於病人體內因濕熱所引起的濕性便秘,服用大承氣湯以後一般會非常明顯的想要解出大便的感覺。
如果部分病人解出非常稀溏或者如水樣的大便,在服用大承氣湯以後2-4小時,沒有見到明顯的效果,並且病人服用幾次甚至幾天仍然沒有起到很好的通便作用,病人就要考慮是否為辨證不準確,因為大承氣湯只是對於濕熱所引起的便秘有很好的通便效果。對於其他的比如氣滯症引起的便秘,或者因氣虛、血虛、陰虛所致的虛性便秘,並沒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病人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準確的辨證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