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子宮內膜在病理狀態下持續較薄,可能影響懷孕。子宮內膜薄可由於結核桿菌感染,導致子宮內膜破壞。有時可因多次進行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子宮內膜搔刮術,在這類手術創傷的狀況下,對子宮內膜,尤其是子宮內膜的基底層,會造成一定破壞。此時如果無足夠的荷爾蒙給予相應修復,短時間內可導致子宮腔沾黏。一旦形成子宮腔沾黏,可導致月經量明顯減少,甚至子宮原因的停經,以及不孕症。
因此,子宮內膜太薄不僅影響月經,還可影響後續懷孕。但女性子宮內膜在月經的不同時間點有不同厚度。例如生理狀態下,月經剛結束,或即將結束時,為整個月經週期中子宮內膜最薄的階段,此時僅有0.3-0.4公分,大多為正常,無需過於擔心,並非有疾病。
隨著卵泡的生長發育,隨著雌激素水平的分泌,子宮內膜受到雌激素影響,逐漸變厚,月經前達到子宮內膜最厚階段。此時的子宮內膜厚度通常達到1公分,甚至1.5公分。因此如果發現子宮內膜薄,無需過於擔心,應根據每個女性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月經時間點,以及平時的月經量等,進行綜合分析。
正常子宮內膜的厚度在整個月經週期中不同,女性在剛來月經時,也就是子宮內膜剛脫落進行修復,子宮內膜比較薄,一般在4-5mm。隨著月經時間的延長,子宮內膜會逐漸增厚,在下次月經來之前子宮內膜厚度達到最高值,一般在10-13mm。此時如果子宮內膜低於正常值,就考慮為子宮內膜薄的狀況。
由於子宮內膜薄只是一種形態學改變,女性雖然有子宮內膜薄,但子宮內膜功能正常,對懷孕影響比較小,女性可以正常懷孕。女性如果出現過人工流產、刮宮手術、子宮內膜搔刮術等,導致子宮內膜變薄。由於子宮內膜是胚胎著床以及生長發育的場所,所以子宮內膜的功能狀態直接影響到胚胎。子宮內膜要與胚胎發育同步,胚胎才能夠著床到子宮內膜上。一旦出現體內荷爾蒙分泌不足,沒有達到良好的修復,可能會出現子宮腔沾黏,影響懷孕,甚至出現不孕症。
所以在評估子宮內膜厚度時,一定要在下次月經來之前評估,因為只有在子宮內膜最厚時,才能釐清子宮內膜的厚度。如果女性懷孕以後黃體功能不足,黃體素分泌低下,對胚胎也會有一定影響,會引起胚胎生長不良或者發生流產。建議女性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在醫師指導下進行積極治療,以及選擇合適的懷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