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後子宮內膜厚度沒有絕對異常或絕對正常,一定要結合臨床表現。一般來講如果沒有吃任何激素藥,把它定在4-5毫米,因為已經不來月經,也不存在周期變化,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都是3毫米以下,這屬於正常的。
不超過4毫米也沒問題,如果有出血,即使內膜再薄,內膜病變風險也會明顯增加。這是沒有用藥的前提下,定在4-5毫米。但如果用藥以後,如補充激素,有續貫用藥,內膜會長厚,長厚又脫落了以後,然後變薄,在吃藥期間內膜厚過兩天脫落了,這也是正常的。
如果連續聯合,就是不想來月經,那內膜也是最好5毫米以下,但是如果到8毫米以下也是可以接受,只要沒有不規則出血,沒有預料之外出血,也是屬於正常的。
內膜厚度不要光看超音波,還要結合臨床表現,最重要有沒有出血,結合這些表現,讓醫生來判定是不是在正常範圍,需不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幫你分析什麼原因造成的內膜增厚,然後下一步怎麼處理,怎麼排除,然後來幫你選擇合適的方法。
停經後子宮內膜增厚6毫米,可能是女性停經後所服用的補品或食品中,含有較高的雌激素成分,如蜂王乳、鹿胎粉等,可能導致子宮內膜良性增生,一般不嚴重,但也需要注意,良性子宮內膜增生繼續演變,可能發展為較嚴重的情況,可以適當減少使用此類補品。
停經後子宮內膜增厚6毫米,可能發生子宮內膜息肉,可能是雌激素增高,也可能是炎症導致。如果檢查發現只有一個息肉或者子宮內膜息肉較小者,在臨床中可沒有明顯的表現,而有症狀的女性會出現異常子宮出血等較為嚴重的情況。
當女性停經後子宮內膜增厚6毫米的時候,容易引起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少數無症狀,較嚴重時會出現異常陰道排液,排液量多,白帶夾著血絲,部分女性會有功能失調性貧血,此時容易由於流血量多導致貧血,較為嚴重。
當女性停經後子宮內膜增厚6毫米,發生子宮內膜癌的概率會增加,子宮內膜癌屬於子宮內膜上皮性惡性腫瘤,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異常子宮出血,特別是停經後的陰道流血,陰道會有異常排液,合併感染的還會出現膿血性排液並伴有惡臭,甚至可以通過淋巴轉移以及血行轉移到達全身器官,引起嚴重後果。
發現停經後子宮內膜增厚6毫米的時候,要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根據醫生建議做檢查,如子宮鏡檢查等。子宮鏡的檢查可以知道裡面是息肉,還是增生,同時進行處理,如果是息肉就做電切,如果是子宮內膜增生,要把子宮內膜刮出來,去做病理學檢查。如果病理學結果顯示只是良性病變,只要觀察、定期複查就行,如果是癌前病變或者是子宮內膜癌,一般可以初期發現,病變局限於子宮體,可用全子宮切除和雙附件切除術,對健康影響也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