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為滋補腎陰藥,由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組成。本品所含中藥材藥性平和、無毒,偶爾過量服用一次問題不大,長期大量使用,有可能會出現胃腸道反應,如腹部不適、食欲不振等。
如果病人沒有腎陰虛的問題而錯誤的使用了本品,可能會出現上火的症狀,比如口舌生瘡、口乾咽燥、便秘等。如果病人在服藥期間出現其他不適症狀,需要及時與醫師或藥師溝通,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病人用藥前需要明確自己是否適合使用本品,如果不清楚可以諮詢醫生或藥師,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藥物。用藥前還應仔細閱讀說明書,了解藥物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項等。如果服藥期間症狀不見好轉,可能是藥不對症,再繼續用藥,很可能耽誤治療,應停藥並及時諮詢醫師;如果見效緩慢,擅自加大劑量,不僅不利於病情的恢復,還可能加重脾胃負擔。
六味地黃丸這類補益藥相對較為滋膩,可能容易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如果本身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太好,服用六味地黃丸過多,可能會更加重消化系統不適症狀。另外可能會影響食慾,導致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
六味地黃丸含有山藥、山茱萸、熟地黃等藥物,具有補肝益腎功效,是治療肝腎陰虛證較好的藥物,但並不適合所有人。如身體健康的人,並沒有肝腎陰虛的症狀,不需要服用六味地黃丸。如果脾胃功能比較虛弱的人群,也不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另外如果有外感疾病,如近期可能出現感冒發熱等症狀,也不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如果是腎陽虛證的病人,服用六味地黃丸更不會取得治療效果,所以關鍵是六味地黃丸要對證應用。
六味地黃丸是以滋補腎陰為主要功效的中成藥,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六味地黃丸如果沒有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使用,或者自己盲目的長期、大量使用,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
其一會出現中醫所說的滋膩症狀,因為六味地黃丸以滋陰為主,有些成分屬於性質比較重濁、黏膩的藥物,進入胃中以後不容易被消化和排空,所以時間久了會出現胃口差、不願意吃東西,甚至會出現胃脹的症狀。
其二有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胃火過盛的症狀,表現為口舌生瘡,或者出現口舌乾燥等等問題。如果六味地黃丸使用不當會長期的積聚在胃中,產生胃火過盛的問題,反映在口腔當中就會出現口舌生瘡。
所以六味地黃丸雖然很常用,也比較安全,但同樣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找準症型進行對症下藥,不建議病人自行長期的服用六味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