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群是正中神經在腕管走行處,受到腕橫韌帶壓迫所導致的症候群,可以導致手部麻木、大魚際肌萎縮、拇指功能障礙。手術目的是把腕橫韌帶切掉,釋放腕管壓力,正中神經得到松解。松解後腕部形成疤痕,又可以造成正中神經再次壓迫,稱之為腕隧道症候群復發,正中神經再次壓迫後會使原來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再現,甚至比原來更重,因為壓迫位置不一樣,所以跟原來症狀有所區別,這時需要進行再次手術,手術方式和原來也有所區分。
還有一種情況,正中神經在腕管內經過長期壓迫已經開始退變、變性,甚至淤血,腕管切開後雖然給正中神經減壓,但正中神經功能得不到完全恢復,會遺留少部分手指麻木,麻木會持續很久,甚至不能恢復,魚際肌萎縮不能恢復,手部功能特別是大拇指外展功能得不到恢復。
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遺症分為幾個方面,首先是手術後病人感覺手指麻木沒有減輕,發生率為7%-20%左右。原因是手術松解不徹底,或者因為病人本身內科常見疾病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或病人具有雙卡症候群,病人腕管有卡壓,可能周圍神經也有卡壓,可能前臂上面的肘管也有卡壓。因為正中神經發生纖維化的改變或手術中損傷到正中神經的掌側神經,就出現相應區域的麻木,甚至出現痛性疤痕。因為把腕管切開,容易出現弓弦樣改變,就像弓弦一樣繃起來,有些病人感覺到不適。術後可能出現相應的肌腱沾黏,因為動手術的時候,要徹底的松解會切除肌腱表臉部分的滑膜,造成肌腱裸露和周圍組織出現相應的沾黏,這需要病人術後進行相應配合。還有病人會出現頸神經根部分卡壓,出現疼痛,甚至術後仍有疼痛,部分可得到緩解,類似於發生雙卡壓。此外,也可能由於診斷錯誤,造成仍然有後遺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