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衰竭症狀典型表現為尿量減少或無尿,由此引起一系列全身表現。腎臟為人體排泄器官,通過尿液排泄可排泄人體代謝產物,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同時具有內分泌功能。急性腎衰竭尿量減少或者無尿,可引起水腫、高血鉀症,毒素在體內瀦留可出現多種臨床表現。
消化道症狀出現較早,如噁心、食慾下降、嘔吐、水腫、血壓升高,可出現心臟衰竭,病人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咳血。高鉀還可引起心律失常,嚴重時出現心臟驟停,尿毒症毒素損害神經系統可出現意識障礙等。急性腎衰竭給予病因及對症治療後,絕大部分病人腎功能可以恢復腎臟原有的基礎水平。
急性腎衰竭現在稱為急性腎損傷,急性腎損傷的症狀和引起急性腎損傷的原因有關,要分析急性腎損傷的原因,才能辨別急性腎損傷的症狀。引起急性腎損傷的原因常見於有三類,腎前性、腎性和腎後性,腎前性常見於噁心、嘔吐、腹瀉以及失血造成的腎前性血流灌注不足,從而出現了急性腎損傷,這種急性腎損傷的臨床表現,往往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者大量的出血,而出現的血中肌酸酐急劇上升,達到了尿毒症期,進入透析階段。
腎性的往往是有毒物,或者某些因素造成體內的抗體增加,使腎臟受到損害,包括腎小管、腎小球以及腎間質,所以臨床表現也和這個相關。腎後性往往是由於結石,或者腫瘤造成的腎臟積水而出現的,臨床表現有結石、腫瘤的存在,或者在影像學上看到明顯的腎積水情況。臨床表現除了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特殊原因以外,還有急性腎衰竭各種原因共同的表現,也就是血中肌酸酐升高,病人可以出現噁心以及其他消化道不適的症狀,可以出現血壓的異常以及血脂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