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辨別出現此症狀的原因,感冒可以出現此症狀,一般是有熱證、風熱或者燥熱的感冒,通過疏風清熱、潤燥利咽可解決。慢性咽炎也可有此種表現。時間較長,感覺咽部有痰、異物感,這時症狀時輕時重,並無出現感冒也可有此類症狀。這時日常飲食應注意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菸限酒,注意適量多喝溫水,服用利咽、解毒、潤喉的中藥。還有一種疾病稱為梅核氣,主要表現為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時止。咽喉雖有異常感覺,但是不影響進食為特徵,現代醫學稱為咽異感症,又常被診為咽部精神官能症,或者稱咽癔症、癔球症。多發於青中年人,女性居多。中醫治療可用調肝理氣化痰的方法。
如常見症狀為咳、痰、喘,要用止咳化痰的方法治療。首先要區分痰的性質,有針對性選擇中成藥。根據痰顏色、質地、量等特點,分成寒痰、熱痰、燥痰、濕痰。如果痰色白清稀是寒痰。咳聲較發悶、痰色黃、質稠成塊是熱痰。咳聲清脆、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屬於燥痰。以乾咳為主,咳痰量多、寒和熱不明顯屬於濕痰。如果是寒痰,可用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或者順氣化痰等方法。如果是痰熱,要清熱化痰止咳。如果是燥痰,陰虛有痰,要採取養陰清肺、清熱利咽等方法治療。
喉嚨有痰咳不出來吞不下去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屬於梅核氣,從西醫的角度來說屬於慢性咽炎。
出現這種情況,根據病人的症狀、舌脈辨證論治,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一般常用的有半夏厚朴湯,但如果病人咳嗽、咳黃黏痰、痰黏稠且不容易咳出來,喉嚨有痰,吞不下去,咳不出來,還會伴有大便偏干、小便偏黃、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膩等等症狀,可以用半夏厚朴湯加上複方鮮竹瀝液加減進行治療。
如果是咳嗽、痰少、黏稠且不容易咳出來,或痰中伴有少許的血絲,伴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等等,這種情況屬於陰虛肺燥型。可以用半夏厚朴湯加上百合固金口服液,進行養陰潤肺、化痰止咳、利咽的治療。如果喉嚨有痰,咳不出來,吞不下去,還伴有大便偏軟、胃脘部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等,針對脾胃功能弱的病人,可以用半夏厚朴湯再加上二陳或者是六君子湯,進行健脾化痰、止咳利咽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