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腳跟內側痛是什麼原因?

孫* 醫師#1

腳跟內側出現疼痛的症狀,如果排除了是直接受到外傷,而導致腳跟內側軟組織損傷,或者骨折而引起的疼痛之外,常見的是足底筋膜炎。足跟內側由骨和筋膜組織構成,如果出現足底的筋膜炎,會導致病人久坐一段時間以後突然起身行走,引起足底內側劇烈疼痛,走一段時間之後症狀可能會緩解,休息一段時間再走又出現,是典型足底內側的筋膜炎症狀。

出現了筋膜炎可以給予局部的理療、烤電,或者局部封閉保守治療,疼痛的症狀如果嚴重,可以口服非類固醇類的消炎鎮痛藥物緩解症狀。經過系統的治療,避免劇烈活動,勞逸結合,症狀會逐漸緩解。

如何緩解久站引起的腳跟痛?

林偉* 醫師#2

腳跟內側疼痛,臨床診斷上叫做跟痛症,是腳底出現跖筋膜炎。跖筋膜實際上是從腳跟一直分布到腳掌,在走路時跖筋膜會反覆牽拉刺激局部,拍片可以發現牽拉刺激出來一個骨刺。這種骨刺只是說明局部存在牽拉刺激的表現,並不是骨刺會造成周圍的軟組織被扎著疼,需要手術取出,只是足底跖筋膜炎的表現。

腳跟內側痛,可以在腳跟部位墊矽膠的足跟墊,平時避免穿高跟鞋,以免造成足底的負荷過大,建議比較軟底的旅遊鞋。同時可以熱水泡腳,局部可以去做理療,嚴重的可以進行類固醇治療。

苑* 醫師#3

腳後跟內側疼痛,主要考慮兩個方面原因。

局部骨膜或筋膜炎。主要見於受涼或者是活動過多,局部的血運供應比較差而出現無氧代謝,產生代謝產物聚集而導致的無菌性炎症,影像學檢查不能夠發現明顯的異常,可以通過熱敷休息,減少活動,外用扶他林軟膏1-2週就能恢復。

踝管症候群。主要是脛神經在進入踝管內受到卡壓引起脛神經根骨支受壓,導致跟骨內側疼痛麻木,也可以表現為單一的疼痛,檢查局部經神經叩擊試驗陽性,可以通過局部類固醇治療大部分病人能夠改善,對於類固醇治療效果不良者,可以考慮手術脛神經松解,解除神經的壓迫徹底的恢復。

耿春* 醫師#4

腳後跟痛有可能是足跟的脂肪墊的炎症,脂肪墊是防止足跟滑動和吸收震盪的作用,當足跟部受到外傷或受寒,脂肪墊會產生炎症,導致跟骨的掌面出現疼痛、腫脹,有明顯的壓痛。

另外,跖筋膜炎也會引起足跟部的疼痛,跖筋膜炎維持足縱弓的纖維結構,可以緩解足底的衝擊力,當長期行走或站立的時候都會引起跖筋膜的炎症,病人出現站立或行走時足底的疼痛,壓痛點位於跟骨大結節的跖筋膜止點附著處,特別是在內側。當出現跖筋膜炎時可以進行壓痛點的局部按摩、理療,也可以進行類固醇治療,並可以把足跟墊高,減少跖筋膜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