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什麼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症狀有哪些?

魏雲* 醫師#1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由代謝失調(血糖、血脂、胰島素、鈣離子水平異常)、血管損傷、神經營養困子缺乏、氧化應激等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周圍神經病,屬於糖尿病神經病變中最常見的一類,同時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若將神經電生理檢查結果作為判斷標準之一,則周圍神經受累的病人可占糖尿病病人的47%~91%。其形成與持續多年的血糖控制不佳有關,並且隨著年齡與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而導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率升高。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周圍神經損傷初期表現為運動、感覺異常,感覺異常時常會感到肢體麻木,感覺過敏或者減退﹑肢體疼痛;肢體運動異常的病人則會感覺肌萎縮、肌無力;還有的病人臨床症狀為皮膚乾燥開裂、無汗或出汗過多等。

糖尿病周圍神經損傷以下肢多見,可累及股神經、坐骨神經、股外側皮神經等;上肢可累及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

另外,還可出現多發性神經炎、顱神經病變及自主神經病變,其中四肢受累比例較高,以下肢脛神經較多見,感覺神經受累比例高於運動功能受累。

糖尿病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時可出現腦血管病、癲癇發作、精神障礙及認知功能低下及脊髓病變等。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如何自我管理?

糖尿病病人除了積極治療外,平時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管理:

嚴格控制血糖,減少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風險。堅持低糖飲食,如小米、高粱米、檸檬、櫻桃、甘藍和西蘭花等;遵醫囑服藥、科學運動(比較適宜的運動方式有游泳、騎單車)等。

注意足部護理,穿舒適的鞋,儘量保持每日洗腳的好習慣,有助於改善微循環。

定期複查,診斷糖尿病後,應至少每年檢查一次是否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於病程較長,或合併有眼底病變、腎病等微血管併發症的病人,應每3~6個月複查一次。

糖尿病神經病變疼痛如何止痛?

吳金* 醫師#2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由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所造成,多發生在糖尿病8-10年左右。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包括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和神經系統病變,神經系統病變又分為中樞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

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脫髓鞘改變,主要表現為雙上肢和雙下肢對稱性的麻木、疼痛、針刺樣感覺,初期多出現感覺異常,末期多出現感覺喪失,下肢比上肢重,夜間比白天重。發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時,除控制好血糖以外,可加用保護神經、改善微循環類的藥物,使得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向好的方向發展。控制好血糖,儘量延緩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