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飯會被傳染嗎?
2024/12/09共4個回答
孫光* 醫師#1
和B型肝炎帶原者在一起吃飯,如果沒有血源暴露,是不會傳染B型肝炎病毒的。
B型肝炎病毒常見的傳播途徑是母嬰傳播、父嬰傳播、醫源性傳染、輸血傳播、性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可使含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陰道分泌物等通過黏膜或皮膚微小的擦傷裂口進入易感者的機體造成B型肝炎病毒感染。而日常生活接觸,如一起就餐、相互握手、禮儀性接吻、相互擁抱、跳舞、共同遊戲、旅遊、。
同室居住、同一單位上課或上班,也是很安全的,不會傳播B型肝炎。因消化系統內存在著抑制HBv的物質,HBv可在腸道被破壞掉,所以和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飯不會被傳染,但當健康一方患有口腔潰瘍類疾病時,因口腔內黏膜破裂,此時與B型肝炎病人產生唾液交換行為,會導致B型肝炎病毒通過唾液而產生感染,使健康一方感染B型肝炎。雖然此種傳播的概率極低,但存在被感染B型肝炎的可能,應引起重視。
黃小* 醫師#2
健康人和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飯,一般不會發生傳染。因為B型肝炎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血液傳播,以及性接觸傳播、密切接觸引起。健康人和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飯,B型肝炎帶原者體內的病毒定量無法明確,可能是病毒低複製狀態或病毒活躍複製狀態。
人體唾液中B型肝炎病毒含量較少,如果身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即保護性抗體,即使接觸B型肝炎病毒,也不會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以健康人和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飯,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機率較小,不用過於擔心。但是為了飲食衛生和自身健康考慮,現在提倡分餐制,可以降低腸道傳染病的發生,以及飲食或者共用餐具導致不衛生情況。
李冠* 醫師#3
吃飯是不會被傳染B型肝炎的,因為B型肝炎病毒表面是有一層蛋白膜的,這個蛋白膜一旦進入到胃裡後會被胃酸破壞掉,所以不會被傳染。
B型肝炎病毒傳播主要通過母嬰、血液、性行為這三大途徑來進行傳播。B型肝炎病毒是不會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來進行傳播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血源暴露,一般的牽手擁抱,一起工作學習、吃飯B型肝炎病毒都不會進行傳播。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在進行輸血或者捐血時不共用針頭,注意輸血衛生。在發生性行為時,要注意做好安全措施。孕婦如果被發現攜帶病毒時,應該及時注射疫苗,防止產下的嬰兒也攜帶B型肝炎病毒。
平時要理性看待B型肝炎這個病,不要把B型肝炎帶原者拒之千里之外,只要平常注意衛生,保持良好的個人習慣,就不會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
張學* 醫師#4
與B型肝炎病人一起吃飯的傳染機率較低,但仍建議儘量避免共同進食。
B型肝炎病毒的傳染途徑一般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與性傳播。因此體液與血液的接觸會大概率造成B型肝炎病毒的擴散傳染。而共同進食過程中一般不涉及大量的體液與血液交換,並且唾液中存在的B型肝炎病毒量一般較低,因此與B型肝炎病人一起吃飯一般不會造成病毒傳染。
但當共同進食的人群中存在口腔及消化系統的黏膜破損或出血時,B型肝炎病毒的接觸與攝入則可能會引起B型肝炎病毒傳染。雖然該途徑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機率較低,但仍需要做好個人防護。因此在自身存在口腔潰瘍、出血等有風險狀態時,不建議與B型肝炎病人共同進食。
當密切接觸B型肝炎病人或自身存在較高的感染機率時,應當定期到醫院進行篩檢,並且做好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