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經常中暑,通常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應避免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和生活。建議若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中,每工作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到陰涼、通風處降低溫度,同時補充含鹽分飲品。
容易中暑病人一般屬於體內濕熱或陰虛。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戒菸、戒酒,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可以適當補充營養、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建議飲用具有清涼、解暑、除濕效果的食物和藥物,常見如綠茶、紅豆薏仁湯以及藿香正氣水等,夏天的時令水果,西瓜具有較好清熱、解暑作用,可以適量食用。
若一旦發生中暑,應立刻將病人轉至陰涼、通風處。解開病人衣口和領口,用濕涼毛巾擦拭皮膚,幫助降低體溫。同時可以經口攝入含鹽分飲品,以補充體液丟失。若病人已經發生意識障礙,不能經口飲水,可以通過靜脈輸注生理鹽水,補充體液丟失。
夏天在悶熱的環境中,人容易出現中暑,在高熱、高濕如三伏季節,部分人也會出現中暑。
中暑首先要脫離高溫、高濕的環境,把病人放到陰涼通風的環境,治療主要是補充血容量和補充電解質的過程。因為中暑病人會大量的出汗,出汗會排出大量的鈉鹽,可能出現低鈉血症,可以口服一些液體,在液體裡面加一點鹽。
如果補液補鹽之後病人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建議把病人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觀察,主要目的是觀察中暑有沒有對病人循環有很大的影響或者出現併發症。所以,輕度的中暑可以口服鹽水或者補電解質進行救治,如果病人緩解,可以在家觀察。如果病人未緩解,建議最好到醫院進一步的觀察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