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疼痛伴臉部腫脹可見於不同的情況,一般經過積極治療,一週左右即可消腫。
牙痛臉腫為口腔科常見症狀,常見疾病包括牙周膿腫、根尖膿腫及冠周炎膿腫引起的臉部腫脹。牙周膿腫指病人有牙周炎病史,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局部牙周組織發炎、流膿、膿液,炎症向鄰近軟組織擴展,引起臉部腫脹。通常需進行局部牙周沖洗、上藥,配合全身對症處理,即使用消炎藥和止痛藥進行對症。
根尖膿腫發作時也可引起臉部腫脹,根尖膿腫換牙表現為牙齒上有一個大洞,牙洞內含多量細菌引起牙髓組織壞死,感染向根尖周擴展,根尖周炎症向軟組織擴展,導致臉部腫脹。上述情況需局部打開牙齒牙神經、打開牙髓腔取出牙神經,將膿液滲出物通過根管口向外流出,可加快炎症癒合,並配合全身用藥,一般一週左右即可癒合,根尖周炎患牙需繼續根管治療。
冠周炎腫脹明顯及局部流膿時,炎症也可向臉部擴展,病人可伴開口受限甚至張不開,可進行局部輕微沖洗、上藥再配合全身消炎藥、止痛藥進行對症處理。一般牙痛伴臉腫,需注意休息、多飲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上火食物的攝入。
注意提高機體抵抗力,在牙齒進行局部處理後,配合全身使用消炎止痛藥。建議牙齒疼痛伴臉腫病人,積極到醫院口腔科就診,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處理。
牙痛導致的臉腫,一般經過積極治療,3~5天後臉部腫脹就會逐漸消失。如果炎症比較大,可能腫脹的時間會長一些。
急性牙髓炎嚴重時會導致臉部腫脹,先選擇靜脈輸液,大約3~5天左右腫脹局限,再進行根管治療。根管治療以後牙齒髓腔壓力得到釋放,腫脹症狀會逐漸改善。
急性智齒冠周炎時會導致臉部腫脹,先選擇靜脈輸液,可以選用甲硝唑注射液和 Cefixime 注射液;再配合局部沖洗上藥,一般3~5天臉部腫脹也會逐漸消失,後期再根據情況把智齒拔除。
根尖周炎是炎症,炎症通過根尖擴散到頜骨,就容易出現頜骨骨髓炎,也會導致臉部腫脹。通過積極治療,消腫的時間可能在一週左右,甚至時間更長。
牙痛導致臉部腫脹,及時到醫院口腔科檢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