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指由於病毒、細菌感染等病因所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瀰漫性的炎性改變,多數病毒性心肌炎在發病前會有病毒感染的前驅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發病的典型症狀為胸悶、胸痛及心悸不適等。
心肌炎如果不積極治療的話,可能會出現心肌的損害,甚至引發心臟衰竭,危及生命。心肌炎可以分為急性心肌炎、慢性遷延性的心肌炎以及猛爆性心肌炎,不同類型的心肌炎,其結果也不盡相同。所以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
心肌炎的發病原因
心肌炎可由於多種原因所致,發病機制包括病毒直接作用、病毒與機體的免疫反應共同作用。最常見的為病毒性心肌炎,藥物所致的過敏產生強烈的自身免疫反應可以出現心肌炎,結締組織病以及其他的心肌症也可以導致心肌炎發生。
誘發此病的原因如上呼吸道感染,常由於流感嗜血桿菌、腺病毒等病原體引起,某些病原體具有攻擊心肌的能力,引起心肌炎。心肌症毒最常見柯薩奇病毒感染,這類病毒可以由於季節性以及飲食不潔等因素造成腸道感染,病毒的毒性作用以及刺激機體免疫反應引起心肌損傷。精神刺激、高熱、嚴寒、酗酒、妊娠,這類因素可能由於複雜的機制引起機體內環境變化,出現心肌相關損傷,引起心肌炎性變化。
如何預防心肌炎
心肌炎多發於病毒感染,需要重視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日常注意避免患有病毒或流感樣疾病的人接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注意適度鍛煉身體。這樣有助於增強心肌供血供氧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心肌受到炎症感染,可大大降低心肌炎發生機率。身體過度勞累容易誘發心肌炎及各種心肌疾病,所以若想有效預防,就要保證足夠休息時間。飲食對心肌功能影響比較大,故要注意加強改善。戒菸戒酒,異常良好的生活習慣。心情保持放鬆愉悅有助於預防心肌炎,可以防止心肌血液循環受到阻礙。定期到醫院做心電圖或心臟都卜勒超音波方面的檢查,有助於隨時了解心肌功能變化,防止心肌炎突然性發作。若存在有感染等異常跡象,可第一時間發現,並接受專業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