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骨折後發燒是正常的嗎?

鄒* 醫師#1

一般情況來說骨折後發燒,分為兩種情況。首先是骨折以後由於局部的腫脹、出血。會在血液的吸收過程中出現吸收熱,這個情況一般都是低熱,溫度不會太高,大多數是不會超過38℃。檢查血液常規、白血球沒有明顯的升高。這個時候只給予對症治療就行,腫脹處可以給予,冰敷,發燒的話可以被給予物理降溫、多喝水、勤排尿就可以了。

其次是骨折以後做完手術,尤其是開放性手術以後,手術後傷口紅腫病人出現發燒體溫,大多數在38℃以上。這種情況是由於炎症導致的發燒,這時需要做一個血培養,根據血培養的結果,合理選用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治療要達到足期,一般需要輸液一週左右才能夠將炎症完全控制,預防慢性骨髓炎的發生。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骨裂?

骨折手術後可以吃薑嗎?

骨折吃什麼魚有利於恢復?

骨折骨痂最快多久可以消失?

骨折手術後可以喝茶嗎?

甄* 醫師#2

骨折後身體發燒是因為壞死,或受損的組織正在進行自我修復,也叫骨折的吸收熱,是正常機體防禦反應,病人不必擔心。是骨折導致患處周圍的軟組織和血管受損,甚至壞死,機體自身採取正常的機體防禦反應,長出新軟組織和血管,在這過程中會出現骨折的吸收熱現象,出現的是低熱,不會超過38℃,反覆發燒1週左右就能夠恢復正常。但如果病人出現高於38℃的發燒症狀,且持續時間長,較可能是出現感染性骨折,即患處被感染,這種發燒是炎症引起,需要及時就醫以防病情加重。

郭* 醫師#3

骨折出現發燒,通常都是因為骨折等重大的創傷之後,身體體溫調節中樞,受到刺激而導致的應激性的反應,從而出現全身性的發燒。發燒通常都是以低燒為主,發熱的程度通常都不會超過38℃,等應急的反應慢慢消退之後,在受傷的1-3天之內,基本上可以自己退燒的,無需特殊處理。

但必須要注意的是骨折之後如果體溫超過38℃,甚至超過38.5℃的情況,必須要考慮是否有其他原因而引起的,例如是局部的傷口出現感染、發炎,或者因為骨折之後由於體質虛弱導致受涼感冒,而導致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發燒,等感冒或者傷口的感染完全控制好之後,需要1週左右才能夠退燒。

李* 醫師#4

骨折之後體溫升高在多個階段都可以出現,剛開始有骨折,骨折斷端會有大量出血,形成淤血塊在吸收時可以導致體溫升高,此時體溫不會超過38℃。而在骨折做完手術之後刀口也會有出血的情況,也會產生吸收熱,同樣體溫不會超過38℃。但是在做完手術之後1週,甚至更長的時間重新出現體溫升高,並且超過38℃持續存在,需要懷疑是否骨折手術的部位出現了感染。

此時需要進行抽血化驗血液常規,查看是否有白血球升高,並且對傷口換藥,觀察是否有分泌物,甚至流膿的情況。因此骨折有發燒並不一定是特別嚴重的問題,需根據骨折的不同階段或者不同臨床症狀,來判斷處理方法或者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