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指的是眼睛的晶狀體渾濁,導致視物模糊,或有怕光,看物品的顏色也較為暗淡或者呈現黃色等特徵。白內障常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人,目前治療白內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術。
做了白內障手術,是否還需要戴眼鏡與術後眼睛的屈光狀態有關,而不能一概而論。沒有明顯屈光不正存在時可以不需要配戴眼鏡,有明顯屈光不正存在或植入單焦人工晶狀體時,則可能需要配戴眼鏡。
白內障手術後配眼鏡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手術後多久能配眼鏡。曾遇到過一個病人,白內障手術後一週就去配眼鏡了,結果可想而知。要知道白內障手術後一週,這個時間眼睛上因手術留下的刀口還沒有完全癒合,屈光狀態隨著眼睛的恢復還會有變化,還不穩定,這時候當然是不能配眼鏡的。
一般建議白內障手術後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比較適合配眼鏡。當然如果是後發性白內障,是進行雷射治療的,那最好是在雷射治療後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可以配眼鏡,因為雷射治療後眼內人工水晶體位置會稍稍發生變化,屈光狀態需要達到穩定狀態後才可以考慮配眼鏡。
當然既然是手術,每個人的體質情況不同,傷口癒合周期肯定也會不一樣,因此在到時間點後,還是要去醫院做一下檢查,然後根據醫生的建議再去配眼鏡,不要覺得時間到了自己就一定適合配眼鏡。
目前白內障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通過手術治療。白內障手術現在發展是非常成熟,有很多新技術在應用,而且實踐證明也是非常安全有效。最常使用的是白內障超音波乳化吸除術,加人工水晶體植入術,實際上最新的方式是飛秒雷射輔助的白內障摘除加人工水晶體植入術。
所有白內障病人基本上在手術當中把白內障取出之後,會植入人工水晶體,而人工水晶體是帶有一定度數的。術前可以通過測量,病人有無近視、散光或遠視。根據將來的日常工作、生活條件和經濟狀況,可以做一個選擇,如病人術後要求有較好的遠視力,可以考慮在保證遠視的條件下放哪種晶體。
因為人工水晶體現在有較多的種類,包括普通單焦晶體、雙焦點晶體、三焦點晶體等。另外,還有模擬人眼調節的人工水晶體等。不同特點的功能性人工水晶體的目的是幫助病人術後要配戴眼鏡,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病人有散光,術後白內障已解決,遠視力得到保證,但手術中沒有放散光型的人工水晶體,而只是放了普通球面晶體,術後需要配眼鏡。一般配殘留在散光度數的眼鏡,矯正視力。否則視力達不到最好的狀態,無法看清楚遠處目標。
如果病人是畫家,或者是從事近距離工作較多的人,手術後又不想戴花鏡,而且經濟條件又允許,可以放多焦點晶體、三焦點晶體,或者是模擬人眼調節的人工水晶體。因為相對來講,人工水晶體價位較高,所以手術後可以幫助病人脫去戴花鏡的步驟,因此手術後是不用戴眼鏡的。遠距離的遠視力,中距離、近距離的近視力都可以保證,因此遠中近都不用配眼鏡。
病人當時手術選擇了單焦晶體,如果年齡已經50多歲、60歲以上,處於花眼的狀態,這時手術做了單焦點的人工水晶體,而手術後如果設計的是遠距離的目標屈光度,即手術後看遠是清楚的,如果又要看近也很清楚,如要寫字讀書、看報紙、看手機,需要配近用的花鏡。
因此通過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生活習慣,要做量身的定製和特殊的手術設計,這是決定手術後,是否需要配眼鏡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