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對胎兒的發育非常重要,因為碘是合成甲狀腺素非常必須的微量營養素,碘低、碘高都會對甲狀腺有影響,可以出現甲狀腺結節、甲狀腺亢進或者甲狀腺低下等等。因為碘的代謝90%是通過小便排出,另外還有10%通過胃腸道排出,所以測尿碘裡面碘的情況。如果確實低,要查一查甲狀腺的功能。如果尿碘雖然低了,甲狀腺的功能好,對胎兒沒有影響。
如果甲狀腺的功能低,要迅速補碘,除了碘鹽以外,要吃一些含碘豐富的食物,每周至少吃兩次含碘比較豐富的食物,像紫菜、海帶。甲狀腺功能如果是TSH高了,T4正常,就不影響。如果只有T4低,甲狀腺激素TSH增高了,這個時候如果在16週以前,影響不是太大。因為胎兒的神經系統的發育,主要集中在中期,或者是出生以後的6週之內,可以進行代償。但是如果太低,肯定是要做相應檢查。
孕期尿碘低與妊娠期碘攝入不足或缺乏有關。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微量營養素,機體攝入碘含量不足將影響甲狀腺的功能,從而導致相應的甲狀腺疾病。孕婦的尿碘水平可以有效的反映孕婦碘攝入量,從而了解胎兒是否有足夠的碘元素可以利用。妊娠期缺碘會使孕婦和胎兒的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導致分泌水平降低,而妊娠期正常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對胎兒骨骼和神經系統發育過程至關重要。而妊娠期補碘應該合理科學,孕婦補碘的關鍵時期是妊娠的前三個月,及時有效的補碘可以促進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預防發生克汀病。
多數情況下,單純的尿碘低可以複查,同時監測甲狀腺功能,如果甲狀腺功能正常一般不會影響胎兒。建議平時多攝入含碘較高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等。
孕婦尿碘低需要補充碘治療。由於孕婦尿碘有明顯的晝夜及日間差異,受飲食和尿量的影響,所以單次尿碘,不能反映孕婦個體的碘營養狀態。可採用尿碘與尿肌酸酐的比值來進行評估,從而排除尿量對尿碘的影響。
24小時尿碘的檢測優於單次尿碘,但操作較複雜,缺點是對於孕婦及胎兒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孕婦嚴重的碘缺乏可引起流產、死胎,以及出生後嬰兒死亡率增加。因為妊娠期間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腎臟的碘排泄增加、胎兒的碘需求量增加,所以孕婦的碘需要量比非妊娠婦女顯著增多。
因此,在妊娠期間的孕婦碘攝入量需要高於健康成人的推薦量。WHO推薦孕婦每日碘攝入量為250微公克。當孕婦的尿碘小於150微公克每升時,屬於碘缺乏,此類情況一般不會出現在正常食用碘鹽的地區。
此外,需要補碘的孕婦,選擇碘化鉀或含相同劑量碘化鉀的綜合維他命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