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桿菌病的症狀通常有大汗淋漓、關節遊走性疼痛、睪丸腫大、疼痛、淋巴結腫大等,部分病人還出現肝脾臟腫大、頭痛、皮膚上有濕疹以及反覆發燒的現象。
布氏桿菌病通常稱為羊瘟,大多數是從羊以及生羊奶中進行傳播,病情一般分為急性感染以及慢性感染,患病以後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體溫持續升高,通常高達39度以上,但是幾天以後體溫就會慢慢降下來,持續幾天以後又會持續的升高,如此反覆多次,就可以幫助我們診斷布氏桿菌病。
如果病人的病情比較輕,可以遵從醫囑服用頭孢菌素片、鏈黴素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病人反覆高燒的情況比較嚴重,同時還要服用阿斯匹靈、布洛芬緩釋膠囊進行退燒。如果病情比較嚴重,而且服用藥物後沒有任何治療效果,就需要通過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行治療,也可以通過靜脈點滴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通過正確的治療病情是可以完全治癒的,不會對身體留下任何後遺症。
在治療期間要以飲食清淡為主,不可以吃辣椒以及生薑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含碘比較高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含維他命的水果和蔬菜,補充身體所需的微量營養素,可以促進病情快速復健。
布氏桿菌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主要的藥物有多西環素、利福平等。
如果是孕婦患有布氏桿菌病,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利福平、複方磺胺甲惡唑等藥物。如果是兒童患有布氏桿菌病,可使用利福平、氨基糖苷類藥物。如果布氏桿菌病誘發脊柱炎,可聯合使用多西環素、鏈黴素、利福平等藥物。如果是神經型的布氏桿菌病,需要使用多西環素、利福平、複方磺胺甲惡唑、頭孢曲松等藥物。如果布氏桿菌病誘發心內膜炎,可能需要接受心臟瓣膜置換術治療。
布氏桿菌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該病在牧區高發。臨床上常見的傳染源是帶菌或發病的牛、羊,臨床表現為發熱、寒戰、大汗、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體重下降等症狀。
本病的預後良好,大多數病人可以治癒。少數病人會因為心內膜炎或嚴重的神經系統併發症而死亡。在患病期間要注意監測體溫,每天要保證充分的水分的攝入。嚴格遵醫囑,規範使用抗生素類藥物,不能隨便的停藥或減量,如果出現發熱、肌痛、關節痛等症狀,需要儘快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