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桿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疾病,它的臨床症狀比較變化多端,按照疾病的病程可以分為急性期的表現和慢性期的表現。
急性期的表現主要包括了以下這些特徵:
第一、發熱,發熱的熱型以弛張熱最為多見。具體來講就是經過幾天的時間體溫可以升到最高,在最高峰維持幾天以後又逐漸經過幾天降到正常,然後循環這樣的發燒。
第二、多汗,可以在夜間睡覺的時候出汗很多,把被褥都濕透了。
第三、關節的疼痛,可以是一個關節,可以是多個關節。
第四、常出現睪丸炎。
慢性期的時候,它的症狀就比較缺乏特異性了,可以是睡眠不好、頭痛、關節痛、腹瀉、便秘、不想吃飯,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的一些疾病。
布氏桿菌病典型症狀是發熱、關節痛、盜汗等。部分布氏桿菌病病人會出現典型的波狀熱,體溫逐漸上升到39℃及以上,數天後又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持續數天後又逐漸升高,反覆多次。可伴有寒戰、大汗、肌肉疼痛、體重下降、全身乏力、憂鬱等臨床症狀。如果病程超過一年,還有可能會出現脊柱炎、關節炎、心內膜炎等相關的症狀。
布氏桿菌病,由布氏菌感染引起,人體在接觸感染動物的排泄物或吃了有感染或患病動物製成的食物而患病。布氏菌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膚黏膜接觸傳播。如果懷疑患有布氏桿菌病,要儘快去醫院進行虎紅平板凝集實驗、膠體金免疫層析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相關檢查,以幫助確診病情。
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布氏病的藥物,有多西環素、鏈黴素、複方磺胺、甲惡唑、利福平、頭孢曲松等。臨床醫生會結合每個病人具體的情況,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在發病期間一定要注意嚴密監測體溫,體溫升高,可通過物理降溫和藥物控制體溫,高齡病人要注意保證充足的水分的攝入,多吃營養價值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