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是腦梗塞的常見伴隨症狀之一,失語症在腦中風病人中發病率為21%~38%,失語後病人不能正常溝通交流,影響病人的社交能力,給病人及家屬帶來諸多不便,部分病人因此陷入極大的負面情緒中,不能自拔,而憂鬱。
腦梗塞通常是腦血管發生梗死或栓塞後造成的急性缺血或缺氧的病理結果。失語為腦部病變引起的語言功能喪失或障礙疾病,通常是指病人的理解和表達語言能力受損。
普通人的語言中樞位於左側大腦半球,左側大腦半腦為人的優勢半球,失語病人主要是左側優勢半球缺血缺氧部分皮質組織液化壞死所致。
腦梗塞後的失語恢復主要靠左側優勢半球的未受損的語言區和右側非優勢半球的鏡像區的語言功能的網絡重建目的。
目前,腦梗塞後失語的現階段治療主要還是以藥物及言語訓練為主,但治療效果還不能完全令人滿意。神經修復治療的方式逐漸在醫療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神經修復治療是建立在優勢半球神經可塑造的基礎上,通過修復受損神經元和激活未受損的神經纖維以達到功能重建的目的。長時間的修復與激活可使大腦發生可塑性改變,由此重建大腦語言區代償神經網絡,進一步改善腦梗塞後失語病人的語言功能。在神經修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言語復健訓練,比單一的治療方式恢復明顯,所以臨床上兩種治療方式往往聯合運用。
腦梗塞不能說話,說明腦梗塞累及語言中樞Broca區,是運動性失語,此時很難治癒,病人或多或少會遺留語言功能的殘疾。在臨床上病人如果肢體無力情況不太嚴重,但主要累及語言功能,說話不清,稱為輕度致殘性中風,需要立即給予溶栓治療,因為溶栓是唯一能夠打通血管的治療手段。
血管打通之後,血液能夠重新給腦細胞供血,腦細胞的壞死較少,可儘可能挽救腦細胞語言功能的殘疾,可能遺留症狀較少,反正較重,有時語言功能殘疾很難恢復。如果病人出現中風後語言功能下降,可能認為是中風後出現認知障礙,如果是生活能力也下降,稱為中風後痴呆。
腦梗塞造成的失語程度有輕有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常在6個月之內,經過治療有一定的好轉,6個月以後並未好轉則會有後遺症。對於腦梗塞造成的失語,通常如果在2-3週內控制好腦梗塞,失語情況則可以得到基本的控制。病情只要不再發展,在穩定之後,經過1-3個月的積極治療和復健訓練、語言訓練等,病人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個別輕症腦梗塞病人的失語,在3個月之內可以獲得好的治療效果,6個月之內能夠得到比較滿意的療效。而對於症狀較重、腦梗塞面積較大的病人,或者是特殊的腦梗塞病人,如年齡較大、基礎疾病較多、腦梗塞控制不好、治療效果不好、存在合併症等,可能恢復效果會並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