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發現病人臀部肌肉明顯萎縮,建議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可以進行X片、CT,或者磁共振檢查,明確肌肉萎縮原因。可能是局部組織損傷、血液循環障礙,也有可能是神經性病變,如椎間盤突出或梨狀肌症候群壓迫局部神經,甚至可能是脊髓病變,引起相應支配區域肌肉萎縮。因此,除上述影像學檢查外,必要時要進行肌電圖檢查,明確神經功能,確定損傷部位,才能找出臀部肌肉萎縮的原因,並根據原因進一步治療。
除檢查外,可以針對性應用藥物,如口服營養神經的藥物,包括維他命B1片、甲鈷胺片、維他命B12片,可以營養神經、改善局部微循環。同時配合局部理療,如中頻脈衝電刺激治療、超短波治療、針灸治療,可以刺激局部肌肉組織,避免肌肉發生萎縮或沾黏。同時適當進行功能鍛煉,如髖關節或腰背肌功能鍛煉,以免發生繼發性萎縮。
屁股的肌肉萎縮首先排除是不是因為外傷導致。一般髖關節周圍的骨折往往會引起屁股的肌肉萎縮,針對這種經常制動而導致的肌肉萎縮,在骨折癒合以後經過下地負重,這種肌肉萎縮病便可以很快緩解。
如果在長期臥床過程當中,可以系統進行復健功能鍛煉,像股四頭肌的長收縮以及髖關節的屈伸活動,這些都可以有效避免肌肉的萎縮。
屁股部位的肌肉萎縮還需要排除有沒有神經根的壓迫,尤其是坐骨神經的壓迫,這些也會導致屁股周圍的肌肉萎縮,這時候需要找到神經根壓迫的原因,像椎間盤突出或者梨狀肌的炎症,都有可能導致對神經的壓迫而導致肌肉萎縮,需要做針對性的檢查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多數是口服或者靜滴營養神經類的藥物以及活血、脫水消腫的藥物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