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引起虛不受補一般需先調理好脾胃然後再緩慢地進行進補。
虛不受補一般在有慢性疾病的病人中比較常見。虛不受補的體質,首先要從調理脾胃入手。只有當脾胃功能恢復正常之後,才好進行後續的進補。
調理脾胃時可服用一些藥性平和的藥物,如補脾益腸丸、香砂養胃丸、參苓白朮散等。這些藥物均可發揮補中益氣(通過補脾的方法治療氣虛)、健脾和胃之功效,用於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孕婦及感冒發熱者禁用。
既往脾胃虛弱的人進補也需慢慢來。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
脾胃虛弱者飲食要清淡,平時需食用易於消化、健脾養胃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生冷等傷胃的食物以及肥甘厚味的滋膩礙胃之品。進補也需選用藥性和緩的藥物,開始時量要少,人體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不可急於求成。待身體完全適應了補藥,再逐漸增加藥量。
脾胃虛不受補,首先可遵醫囑服用平補的中藥,小劑量的進補,例如可以服用四君子丸,可以健脾益氣,治療脾虛的消瘦、乏力、食慾差,不良反應和禁忌不明確。也可以選擇參苓白朮散,健脾益氣,祛濕,緩解脾虛的腹瀉、食欲不振、乏力,不良反應和禁忌不確切。也可選用黃耆建中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主要有黃耆、芍藥、桂枝、大棗、飴糖等。可服用參苓白朮散治療,藥物組成主要有黨參、茯苓、白朮、扁豆、山藥、砂仁、蓮子肉、薏苡仁等。
其次是進行針灸,針灸補益脾胃一般選擇中脘穴、足三里穴、關元穴等。中脘穴在劍突和肚臍連線中點,可以治療胃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足三里穴在犢鼻穴下面4橫指的位置,可以治療腹瀉、胃痛等,是保健要穴。關元穴在肚臍下四橫指的位置,可以補氣。針灸需要到正規醫院接受專業醫師的治療。
再就是需要加強運動,注意保暖,戒菸酒,避免不良刺激,調暢情志。減少辛辣刺激食物、生冷食物、油膩食物的攝入,可以多吃山藥、芡實等補脾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