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出現來月經的症狀,但是月經延遲考慮是由於懷孕或者內分泌失調等一些因素所導致的。
一些病人在月經來潮之前會出現頭暈、頭痛、四肢乏力、腹部疼痛、胸脹等一些症狀,這種情況被稱為經前症候群,如果病人經前症候群已經出現,但是月經卻沒有按時到來,已婚婦女應當首先考慮懷孕的因素,建議可以在月經延遲的5~7天左右使用驗孕試紙或者驗孕棒進行測試,也可以直接到正規醫院進行抽血檢查,明確判斷是否懷孕。
如果排除懷孕的因素後,則應當考慮是由於體內激素水平分泌失常所導致的,正常情況下月經提前或推後一週都比較正常,所以如果一周後月經仍然不來,可以進行超音波檢查,查看子宮內膜的厚度,判斷大約來月經的時間,如有必要也可以通過口服黃體素催經。如果檢查超音波內膜厚度大於10mm,可以口服黃體素7天或者等待月經自然來。如果偶爾一次月經延遲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通過改善生活不良因素,一般都能恢復正常。但如果連續2~3個周期出現月經延遲不來,需要催經治療後在來月經的第二天至第五天內抽血進行性激素6項檢查,明確體內激素的情況,如果有內分泌疾病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高泌乳激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等,需要及時治療。
如果經前症候群症狀但是月經就是不來主要與子宮頸管沾黏、宮腔沾黏、子宮內膜炎等有關。表現為下腹痛、腰酸、沒有月經流出月經量少等,如果進行性加重,不能緩解時需要及時就醫,根據不同原因採取不同的方法治療。
子宮頸管沾黏:由於細菌感染或子宮頸手術後導致子宮頸管沾黏、閉鎖,月經無法流出聚集在宮腔內,隨著月經量的增多形成劇烈下腹部脹痛以及肛門墜脹等,並且有進行加重趨勢,建議儘快到醫院進行子宮頸管疏通擴張術,放出經血症狀緩解。
宮腔沾黏:由於宮腔操作手術不當或術後感染導致宮腔部分或大面積沾黏,在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導致月經量少、經痛等。建議進行子宮鏡檢查,確診後可以進行宮腔沾黏分離術。
子宮內膜炎:由於細菌上行感染至宮腔引起子宮內膜炎症改變,在月經來潮時會發生月經量少、肚子疼痛等,可以進行腹部熱敷以及口服或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比如頭孢曲松靜脈滴注,口服頭孢拉定、奧硝唑等。
月經前兆很強烈,但是月經就是下不來,建議要積極前往醫院就診,以免遺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