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可以導致膽囊息肉的發生?
2024/12/09共3個回答
裴* 醫師#1
到目前為止,引起膽囊息肉的的病因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觀點,但是可以基本肯定的是,膽囊息肉的發生和膽結石、膽囊炎症、膽固醇的代謝失調都有著一定的聯繫,而且抽菸、飲酒、過度肥胖、高脂血症等這些因素都是引起膽囊息肉的主要因素。
膽囊息肉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膽囊疾病,僅次於膽結石、膽囊炎,所以發病人群也是較為廣的。膽囊息肉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良性,而另一種則為惡性,良性的膽囊息肉主要有炎症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一般是不會發生癌變的,而惡性的膽囊息肉主要有腺瘤型的息肉,被定義為癌前病變和膽囊惡性腫瘤的發生有著一定的聯繫。
但是目前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還是良性的膽囊息肉,所以各位病人也不必太過擔心自己的息肉會出現惡變等情況。
對於膽囊息肉的治療,一般是沒有什麼特異性的可以藥到根除的藥物,保守治療的話要調整生活方式,尤其要對於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一定要做到避而遠之。尤其是像肥肉、油炸雞蛋、酒等。其次在伴有輕微的膽囊炎症狀時(上腹部隱痛、噁心、嘔吐)時可以服用一些解痙和抗炎藥物,如頭孢類抗生素和654-2( Anisodamine ),可以暫時的緩解病情。
對於膽囊息肉的手術指征,臨床上明確要求的是:膽囊息肉若直徑小於1公分,並且有多個,有蒂的建議切除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膽囊息肉若直徑大於1公分,年齡50歲以上,並且基地面較大的也是建議手術切除;單個的膽囊息肉,直徑小於1公分,則建議定期複查都卜勒超音波,觀察為主。
秦增* 醫師#2
膽囊息肉分為很多種類型,而不同類型的膽囊息肉,其病因也有所不同。
正常情況下,膽囊息肉主要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
腫瘤性息肉又包括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經纖維瘤、膽囊癌等。其原因可有脂肪變性、平滑肌病變、各種因素刺激後息肉惡變等等。
非腫瘤性息肉有炎性息肉、膽固醇息肉、異位胃黏膜息肉等等。其原因為長期膽囊炎症的刺激形成、血脂過高后膽汁淤積、膽固醇沉積、胃黏膜異位及膽囊黏膜病變等等。
對於膽囊息肉有相關臨床症狀或者息肉較大的病人,通常情況下建議給予手術治療,將病變膽囊切除,而後通過病理切片檢查明確其具體性質,後期必要時給予相關治療。
王建* 醫師#3
膽囊息肉是指附著在膽囊壁,向膽囊腔內凸起的隆起性病變總稱,膽囊息肉是否嚴重主要取決於膽囊息肉的性質,以及是否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根據膽囊息肉的性質,醫學上可以分為膽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以及某些少見的腫瘤性息肉等:
膽固醇性息肉:大多數膽囊息肉屬於膽固醇性息肉,是由於膽汁當中過量的膽固醇結晶附著在膽囊壁上形成,這種膽固醇性息肉通常體積較小,可以表現為單發或多發、內部沒有血流信號、生長較為緩慢,也不會引起明顯的臨床症狀。這種膽固醇性息肉不存在癌變的風險,只是提示病人生活飲食方式不夠健康,需要改善,同時定期檢查就可以,不必採取過度的治療措施。
腺瘤性息肉:生長較為迅速、基底較寬、外形不規則、內部有血流信號,有可能存在癌變風險,這樣的息肉一經確診建議外科手術治療。
炎性息肉:通常是伴隨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而形成,治療方法主要根據膽結石相關的臨床症狀以及膽囊的功能,採取保守治療或外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