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情況下,腰肌勞損會隨著時間逐漸好轉。對於損傷,目前也是有不少法子能起到治療作用。在選擇治療時,醫生通常會綜合考慮病人的年齡、損傷程度、復健意願、是否有藥物過敏等情況,給出最合適的推薦。
常用的治療方式包括:
休息
發生腰肌勞損後,一定要避免劇烈活動,好好休息,讓受到損傷的肌肉和筋膜得到恢復。不過好好休息並不意味著整天都躺在床上或沙發上,這樣會使情況更糟糕,日常的活動是沒問題的。
冰敷和熱敷
在腰背肌受傷後可以立即對背部進行冰敷,以減輕疼痛和腫脹。每3~4個小時冰敷一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共持續2~3天。在冰敷2~3天、初始腫脹消失後,才能對背部進行熱敷。熱敷時可使用電熱墊或熱水袋,或者直接泡熱水澡,不過需要注意控制溫度,防止燙傷。
佩戴腰托
在醫生和理療師建議下,可以嘗試佩戴腰托。腰托能減輕肌緊張,使勞損的腰背肌肉得到休息,促使腰背肌肉力量及機能的恢復。但需要注意的是,病人一定要根據醫生的推薦選擇醫藥腰帶,只有材質和力學構造都符合標準的醫藥腰帶,才能真的起效。另外,醫藥腰帶的佩戴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過度佩戴甚至會造成肌肉萎縮等問題,因此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藥物
最常用的藥物為非類固醇類抗炎藥,主要用於疼痛明顯的病人,達到止痛的目的。這類藥物通過抑制體內一種叫做「環氧化酶」的物質,降低引起炎症反應的「攝護腺素」的生成,從而發揮止痛、抗炎的作用。這類藥物屬於非處方藥,在藥局即可買到,常用的包括普拿疼、雙氯芬酸、吲哚美辛、布洛芬、塞來昔布、 Loxoprofen 等。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藥物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風險,所以儘量避免長期服用。如果服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後,仍有疼痛,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處方止痛藥和肌肉鬆弛藥。
物理治療
紅外線、雷射、超音波等治療手段,有可能改善腰背部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損傷肌肉的恢復,也被臨床上用於促進病人復健。
功能鍛煉
規律的鍛煉,有助於增強腰背部肌肉的強度和韌性。
這可能是久坐導致的腰肌勞損。如果繼續發展,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症。
針對腰肌勞損的治療,主要是為了改善腰部活動度,提高生活質量。
腰肌勞損不必手術,臨床多以綜合性的保守治療方案為主,例如通過按摩、理療、腰背肌的肌肉訓練、服用止痛藥,來實現症狀緩解。
藥物治療
下列為最常使用的藥物治療類型:
其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