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腳腫,可以通過抬高患肢、局部熱敷或冰敷、藥物治療、功能鍛煉等治療。
手術後腳腫,考慮手術區域腫脹,血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腳腫。也可能因為腳部的手術創傷引起的腫脹。
無論哪種情況引起的腳腫都需要通過抬高患肢,位置高於心臟的位置,有利於下肢的血液回流,快速的減輕腫脹。
若是其他部位的手術,可以局部熱敷或者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也能夠起到消腫的作用。若是腳的手術導致的腫脹可以進行冰敷,減少滲出。
腳腫也可以通過消腫、利尿的藥物等治療,如呋塞米等利尿藥,減輕局部腫脹。
術後腳腫脹還可以通過下肢的肌力鍛煉,如踝泵等,肌肉的擠壓作用,促進下肢血液回流。
術後腳腫的病人應儘量查明腳腫的原因,針對病因治療。注意不要長時間下地走路、久站等,出現任何不適,建議諮詢主刀醫生,遵醫囑進行治療。
手術以後特別是老年病人,下床晚、活動量減少,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栓塞,造成下肢腫脹和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很大的風險,容易形成肺栓塞。因此術後如果發現有老年病人的腳腫、腿腫,應該先做彩色超音波明確是否有深靜脈栓塞的形成。如果腳腫的原因由深靜脈栓塞形成所造成,適當給予抗凝治療來消除血栓,隨著血栓的消除,下肢的腫脹也會緩解。
手術以後由於應激和切口的癒合,消耗了體內大量的蛋白質,有可能術後蛋白質減低、水鈉瀦留,造成全身包括下肢的腫脹,則需針對病因補充白蛋白進行消除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