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是將大腸鏡設備伸入直腸、結腸,觀察其病變的一種較準確的檢查手段。一般進行大腸鏡前需將腸道清潔乾淨,繼而服用瀉藥。通常病人會拉4-5小時,才會使腸道處於較清潔狀態。
為了將腸內容物完全排出體外,在大腸鏡之前的腸道用藥準備有聚乙二醇4000散、硫酸鎂、甘露醇等。一般在大腸鏡檢查前4-6小時開始口服瀉劑。口服瀉劑之後大約1小時開始排便,經過4-5小時排便,腸道中內容物可完全排出體外。而且喝完瀉藥後,病人需配合大量飲水,有利於排便。基本上最後排出大便為清水樣,即可以進行大腸鏡檢查。因此,進行大腸鏡檢查而服用瀉藥,最好提前4-6小時進行清腸準備,這樣可保持腸道處於完全清潔狀態,提高檢查準確率。而且,服用瀉藥後要排泄4-5小時,才可達到清潔腸道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病人在檢查前3天應吃無渣或少渣半流質食物。對於懷疑腸道息肉並準備電切除術者,應禁食牛奶及乳製品。檢查前應清潔灌腸,直到排出物為清水為止,且在檢查前3日應停止服用鐵劑藥品。
做大腸鏡吃瀉藥後一般2-3小時基本上能排盡,但是平時有便秘或者對瀉藥比較耐受的病人往往所需要的時間相對比較長一些。
一般情況下做大腸鏡清腸藥喝半個小時左右就能排便了,藥物多採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泡水喝,該藥物會刺激胃腸道,加速胃腸蠕動而促進排便,大多數病人會在喝藥後的2-3個小時左右排乾淨大便。
當最後一次排便排出的是清水時,說明清腸的效果比較理想,做大腸鏡檢查時也看的比較清楚。
如果最後一次排便仍然有糞渣或是黃水的話,就得需要行灌腸處理了,必要時可以改日再做,避免遺漏病變或者是誤診。
建議有做大腸鏡需求的病人,在檢查前一週要少吃些纖維素含量高和含籽較多的食物,像草莓、西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