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發炎比較常見的是打耳洞在恢復過程中由於護理不當,局部引起細菌感染所致。如果發生的比較輕,可以局部外用優碘、雙氧水清洗、消毒,耳釘可以暫時不取下來。但如果局部紅、腫、痛比較嚴重,甚至流膿,應該及時取下耳釘,然後再使用抗菌、消炎藥物治療,局部可以外用多黏菌素B軟膏、夫地西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氧氟沙星凝膠等;也可以及時口服頭孢類、大環內酯類以及喹諾酮類抗生素進行治療,殺死局部感染細菌,促使耳洞感染炎症儘快消退。
另外,在發炎期間還要注意耳部皮膚保養,不要沾生水,飲食方面要清淡,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炎症症狀。當然耳朵發炎有的並不是細菌感染性炎症,可能是對耳釘等物質有過敏性反應,主要以紅、癢為主,而較少疼痛、流膿,可能有滲液,需更換耳釘材質,然後使用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才會好轉。
如果耳洞發炎只是充血、腫脹,可以不摘掉耳釘,每天用酒精棉棒進行清理消毒後,用抗生素軟膏塗抹,注意不要沾水,晚上睡覺時儘量避免壓到即可。多數病人炎症可以慢慢消退,少數病人炎症可能進一步加重,造成耳洞周圍皮膚明顯充血、腫脹,甚至有膿性分泌物,這時需要將耳釘取出,然後用酒精棉棒清理耳洞內的膿性分泌物。同時給予抗生素進行口服,如頭孢、阿奇黴素或者喹諾酮類。
耳洞發炎的病人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喝酒,通過反覆將膿性分泌物引流,局部塗以抗生素軟膏以及口服抗生素,治療7-10天多數病人症狀會明顯好轉甚至痊癒。極個別病人可能形成膿腫,需要切開引流、換藥,一般需要14天症狀才能完全好轉。部分病人在感染控制以後,耳洞可能封閉,可以在感染完全控制後,2-3個月後再重新打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