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是一種傳統的藥食兩用植物,其幼苗可食,涼拌、炒菜、做湯均可,其全草均可入藥,車前草最初以種子入藥(即車前子),首見於《神龍本草經》,其葉與根入藥則始載於《本經別錄》,而歷代醫藥典籍如《本草綱目》、《本草備要》、《本經逢源》等等皆對其有較為詳盡的記載。
車前草味:甘、淡;性:寒;歸經:歸肝、腎、肺、膀胱經;
功能:清熱、利尿、涼血、明目、祛痰、鎮咳、平喘、解毒;
主治:主熱結膀胱之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暑濕泄瀉,吐血、衄血,尿血,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癰腫瘡瘍,痰熱咳嗽
用法用量:9-30克煎湯內服,或鮮品30-60克搗汁服,外用,鮮品搗爛外敷或煎湯水洗。
現代實驗室研究表明,車前草含有熊果酸、正三十一烷、豆甾醇、車前草苷、桃葉珊瑚甙、車前黃酮甙、角胡麻甙、齊墩果酸及多種維他命等等,有顯著的利尿作用,有明顯的祛痰、抗菌、降壓作用,作用於中樞,有很強的止咳能力,還有鎮平喘、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痰熱咳嗽、咽喉腫痛、肝熱目赤、丹毒、癰腫瘡毒、急性黃疸型、無黃疸型肝炎、腮腺炎、腎炎小便短赤不利者、痛風性關節炎等的預防治療。
新鮮的車前草泡水服用,有不錯的明目、消炎、解毒、利尿、清熱、止咳、祛痰的作用。車前草性寒,脾胃虛弱者慎服,利尿作用強勁,腎虛滑精、氣血不固,陽氣下陷、內傷勞損、腎氣虛脫者忌服,長期、大量服用可能會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