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肥大部分病人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改善症狀,但是部分病人藥物治療無效,並且有嚴重的排尿困難,或者出現膀胱結石、血尿、反覆的泌尿系感染,或者出現腎功能不全,這類病人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傳統的手術是開放性手術,現在絕大部分為微創手術,即經尿道進行攝護腺電切、雷射手術、擴裂手術。
不同的手術方法,存在的風險也不盡同。第一,行開放性手術,可能會出現傷口感染、術中出血量多及麻醉的風險。第二,行微創手術,風險相對較小,但術後也有可能發生感染、出血,可通過應用抗生素並在術中仔細操作改善;術後病人也可以出現尿失禁,大多數病人通過訓練,可於2-3周後可以得到改善;也可以出現尿道狹窄,風險相對較小。
攝護腺肥大屬於常見的攝護腺良性病變,多見於中老年病人。攝護腺肥大手術屬於一種有創手術,且手術過程中需要注射麻醉,有一定的手術風險。但攝護腺肥大手術較成熟,手術風險發生率相對較低,病人不必過於擔心。
當攝護腺肥大病人病情較重,且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採取手術治療。如果病人對麻醉藥物較敏感,可能在術中出現麻醉意外,導致甦醒延遲、心律失常、返流誤吸等不良情況。若手術中需灌注生理鹽水,可能會使血液容量增加,血液稀釋,容易發生低鈉血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病人手術後如果護理不當,攝護腺或切開部位容易出現疤痕,可能導致攝護腺功能異常、組織沾黏,也可能會造成手術傷口的感染。因此,術後需注意護理,定期消毒換藥,避免手術部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