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的藥經常會吃了以後有便溏,或者大便偏多的狀況,嚴重的時候也會引起腹瀉。這得從中醫的臟腑關係來說,中醫講的五行裡面臟腑是相連的,肺臟的相連的腑,肺是髒它對應的腑就是大腸,所以中醫講肺和大腸相表里。在治肺病的時候,如果大腸的通導不好,就是我们說的一般出現了便秘,那麼肺熱就很難排出去,所以在清肺的時候,肯定是由於肺裡面有垃圾、有熱,清肺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
衍生下來很多治肺病的中藥,尤其是清肺的中藥,同時就有通導的作用,但是在醫生配方的時候,會儘可能地把通導的作用,在調方的時候讓它互相制約,把它減害減到最低。其實很多清肺的藥裡面,並沒有導致拉肚子的藥,只是由於清肺的通導作用,這個作用也可以有一些辦法能適當的把它減少,不能吃完藥以後拉肚子,藥都跑了還怎麼治病。治肺的藥有這麼一個特點,它雖然通大腸,但如果要取它治肺的這一部分,很多治肺的藥它輕輕上揚的作用,都是在煎藥的初期煎出的。
所以可以採取治肺的輕微的藥,煎取的時候不要煮得時間過長,一般在15分鐘之內,藥煮這麼短的時間的話,是不會出現胃腸道的反應的。還有就是在服藥的時候,第二次用的中藥,因為中藥一般都分2次,煮出來以後第二次的藥放了很長時間,再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藥熱開、熱透了。很多人吃藥的時候就拿溫水泡一下、溫一下就喝,這樣特別容易導致藥裡面寒性過大,然後導致腹瀉的作用加強。把它熱開了以後分子完全活動起來,藥的寒性會降低,這樣就不容易腹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