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病人鼻腔出血,其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減少。當血小板<20×10^9/L時會出現嚴重的自發出血,其表現是以皮膚黏膜出血為主,最常見的是鼻腔出血、牙齦流血、以及皮膚黏膜出血等。血小板減少,病人的鼻出血部位不固定,兩側鼻孔都有可能反覆出現,且出血時間較長、不容易止血。此外,其它原因也可以導致鼻腔出血,比如鼻腔中局部血管畸形、皮膚黏膜乾燥等都會引起鼻出血。
鼻部血管引起的出血通常是固定部位,且容易反覆出血,其出血時間與出血量的大小有相應關係。皮膚黏膜乾燥引起的出血跟季節有關,常見於冬春季,且空氣較乾燥的北方地區更容易發生。因此,發生鼻出血時,可以前往耳鼻喉科進行鼻腔局部檢查。如果耳鼻喉科大夫認為出血特點不符合鼻部血管的局部改變,會建議病人進行血液常規檢查,觀察血小板的情況,此時病人可以再前往血液科就診。
白血病流鼻血的特點是自發性出血,即在無任何誘因的情況下自發出血,量多,且難以自動停止。
白血病是源於骨髓造血幹細胞的一種惡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細胞無序增殖、成熟障礙,停留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抑制正常造血,並浸潤於其他器官和組織,造成受累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流鼻血是白血病症狀之一,特點是自發性出血,即在無任何誘因的情況下自發出血,有時會在擤鼻子的時候出血,出血量較多,出血很難自動停止,需長時間壓迫止血。白血病病人流鼻血與白血病導致血小板減少有關,通常還會伴有其他出血表現,例如牙齦流血、口腔血泡、皮膚瘀點瘀斑等,以及乏力、發熱等全身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