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CT檢查是一項用於檢查動脈血管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冠狀動脈檢查必須做CTA,A指的是血管造影,即需要靜脈注射顯影劑,使冠狀動脈血管得到顯影,通過螺旋CT掃描和計算機處理,得到冠狀動脈的影像。冠狀動脈CTA可以了解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和狹窄的程度,指導醫生診斷和治療。
冠狀動脈CTA與冠狀動脈造影相比,冠狀動脈CTA是無創檢查,所以病人痛苦小,不用住院,並且可以節約醫療費用。但是冠狀動脈CTA需靜脈注射碘顯影劑,故做完CTA後要注意多飲水,儘快排出尿液,防止引起顯影劑腎病。顯影劑腎病是碘造影應用過程中重要的併發症,也是醫源性腎功能衰竭的重要組成部分,碘顯影劑腎病診斷標準為血清肌酸酐水平在應用碘顯影劑後,24小時內升高或者比原來基礎值增高25%-50%。一般碘顯影劑腎病能夠逆轉,臨床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
心臟CTA為冠狀動脈CT造影成像檢查,應在空腹、心率70次以內、能配合憋氣的情況下完成。同時還應注意含碘顯影劑造成的過敏、腎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
心臟CTA是經靜脈注射顯影劑後,利用螺旋CT掃描,再經過計算機處理重建得出心臟和冠狀動脈成像的一種檢查方法。可以觀察冠狀動脈狹窄或鈣化等,從而為診斷冠心病提供依據,其注意事項如下。
對海帶等含碘食物過敏的人,不能做心臟CTA,因為心臟CTA檢查過程中用到的對比劑是含有碘的,一旦出現過敏,是非常危險的。腎功能不全的要慎重,同樣是因為對比劑的問題,因為對比劑的滲透壓高於血滲透壓,對於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會加重腎損害。聽力異常的不能做這項檢查,因為在檢查過程中需要配合憋氣,而憋氣是聲音指示,聽力異常的不能聽到指示,則不能配合憋氣,會影響檢查的結果。心率的控制,對於心率過快的,會出現偽影,影響結果,所以一般需要將心率控制在70次/分以內。檢查前應空腹12小時以上。檢查後多喝水,利於對比劑的排出和保護腎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