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拉一次肚子算腹瀉嗎?
2024/12/09共3個回答
李曉* 醫師#1
拉肚子是常見的消化道症狀,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者每1-2日排便一次。正常人的大便呈現香蕉狀,部分人大便表面有少量的裂痕。如出現大便次數增加,多於每日3次或者大便內水分含量增加,糞質稀薄的情況,即可診斷為腹瀉。如每日排便僅一次,但是出現大便水分含量增加,大便稀薄的情況,也可診斷為腹瀉。
出現腹瀉症狀時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整,儘量吃一些溫熱、稀軟、易消化的熟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腹瀉較明顯時可嘗試口服腸道益生菌等藥物止瀉,對症治療。如近期出現排便性狀的改變或者合併有便血、消瘦等報警症狀時,病人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大便常規、糞便潛血,必要時行大腸鏡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大便次數減少,症狀緩解後改為低脂流質飲食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大米粥、藕粉、爛麵條、面片。少量多餐以利於消化,如麵條、粥、饅頭、軟米飯、瘦肉泥等。適當限制含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後逐漸過渡到普食。注意綜合維他命B和維他命C的補充,如鮮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湯等。禁酒,忌肥肉、堅硬及含粗纖維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等。
阿依古* 醫師#2
一天拉一次肚子算不算腹瀉需要根據情況而定。通常腹瀉是指排出的大便是水樣便,或以水為主、糞質較少,若病人每天排便次數大於3次也稱為腹瀉。所以並不是次數多就一定是腹瀉,與大便性狀有關。病人還有可能有消化不良症狀,臨床上很多病人每天一次大便,但大便呈稀糊狀,即大便以糞質為主,排出後會形成糊狀大便,不是以水質為主,這時稱為消化不良。主要是因為喝酒、長期大量攝入蛋白質和脂肪食物,引起的繼發消化不良症狀,這類病人大便也是一天一次、不成形。
導致腹瀉的原因較多,例如感染性腹瀉,通常引起水樣便,且次數較多。還包括腸道的腫瘤性疾病,如腸道VIP瘤,即血管活性腸肽瘤,同樣也可以引起大便不成形,出現水樣便。所以如果病人即使一天一次,但是大便是水樣便,還是需到醫院就診,進行大便檢查或全身血液檢查,從而確認病因。
吳中* 醫師#3
每天拉一次肚子不算是醫學上定義的腹瀉。腹瀉指排便次數和便量增加、糞便含水量增加或含異物的病理狀態。在醫學上,每日排便次數大於3次,每日排便量大於200克,糞質稀薄,才被認為是腹瀉。腹瀉除了有上述的特點外,還可能帶有黏液、膿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
每天拉一次肚子,排便的次數不滿足腹瀉的定義,排便量和含水量無法確定是否符合腹瀉的標準,單純的大便稀只代表有大便不成形的情況,還不能認為是腹瀉。
需要注意的是,每天拉一次肚子也屬於不正常的情況。如果沒有出現腹痛、腹脹、便血等異常症狀,則可能與暫時性的消化不良、近期飲食結構不合理等因素有關。如果出現腹痛、腹脹、便血等異常症狀,則可能與消化系統疾病有關。因此,建議病人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消化內科就醫,通過全面檢查明確病情,然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