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的慢性胃炎或胃潰瘍,的確應該有一點防癌意識,尤其是中年人群。胃癌的發生及發展是一個多步驟、長期慢性的過程,從表淺性胃炎發展到萎縮性胃炎,在到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最後發展成為胃癌,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一般可以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階段的重視和防範都能起到預防癌變的作用。
要重視系統治療幽門桿菌感染,幽門桿菌與胃癌的發生緊密相關,早就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認可,所以,檢查發現HP陽性的慢性胃炎病人,注意系統規範的治療就有著比較重要的意義。其次,生活中注意潔淨飲食,個人衛生、勤洗手等,對於防範幽門桿菌也有一定的意義。
注意減少肉類尤其是鹹豬肉的攝入,血紅素鐵是人體內源性亞硝胺的主要來源,而飲食中的紅肉又是血紅素鐵的重要來源。在新鮮肉類中,牛肉中血紅素鐵的含量最高,另外,肉類製品含有硝酸組分、雜環胺、和芳族多環芳汀,這些都是導致胃黏膜損傷的不利因素。
杜絕生活中的不良飲食習慣,無論是吸菸還是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都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另外,過多攝入酸菜、泡菜、醃製、熏制等過度加工的食品,長期不良飲食習慣使得胃黏膜受損、癌變的風險大大增加。
注意體檢胃鏡檢查,已經有慢性胃炎病史,在積極治療、飲食注意的同時,注意複查胃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是有長期慢性胃病史,既往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或伴有腸上皮化生的人群,建議1-2年複查一次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