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飯吃的越少對糖尿病控制越有利嗎?

董* 醫師#1

飯吃的越少對糖尿病控制越有利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太過絕對。在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控制上,的確主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限制主食的進食量,可以幫助有效控制血糖,但是並非越少越好。

我們所說的控制主食,少吃飯,其實確切應該說是糖尿病人一定要控制好米麵等精加工主食的進食量,因為大米和精加工的麵粉,使血糖飆升的速度可以像過山車一樣快。但是完全不吃主食也不對,糖尿病病人也需要足夠的能量來維持日常的生活活動。

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需要控制主食,改善主食。單一的白米飯,和精面饅頭儘量少吃,可以在大米中加入一些粗糧和雜豆類。也可以食用薯類,芋頭,玉米等等這些來替代一部分主食。

糖尿病病人不適合吃太多精面,可以選擇雜麵,在打面時候加入豆子,高粱,蕎麥等等,做成混合的穀物面,這種面就更利於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平穩。如果你愛吃麵食,又血糖太高,那麼選擇雜糧麵粉,或者配合雜糧一起食用,要比單純吃精面和大米好很多。

多囊性卵巢會引起糖尿病嗎?

長期服用醣祿錠有哪些副作用?

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吃西瓜嗎?

糖尿病一天應該測多少次血糖?

糖尿病腹瀉怎麼辦?

黃曉* 醫師#2

糖尿病病人飲食控制為治療的一部分,但並非過度減少飲食。過度的減少飲食可引起來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同時可以增加低血糖的風險,誘發心腦血管的併發症。因此要建議病人定時定量增加蔬菜、粗糧的進食量,要保證每日的營養均衡,有利於胰島功能的恢復。

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當中,如果嚴格的飲食控制會引起來低血糖的發生。低血糖一般可表現為手抖、無力、飢餓感,嚴重的病人甚至出現癲癇、昏迷。在出現低血糖初期症狀時,及時給予病人飲用糖水,或進食含糖量比較高的點心、餅乾,避免因為低血糖出現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腦中風等併發症。

林建* 醫師#3

糖尿病病人只控制主食,認為吃飯越少越好,甚至連續數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只吃半兩到一兩,這樣會造成兩種後果:

由於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飢餓性酮症引起酮酸中毒;

對於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每日總熱量遠遠超過控制範圍,而且脂肪攝入過多,如此易併發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飲食控制失敗。

其實糖尿病飲食需要控制攝入食物所產生的總熱量與含熱量較高的脂肪,相反主食中含有較多複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速度相對較慢,在適當範圍內增加攝入量,範圍大概控制在55%-60%左右,飲食控制糖尿病的原則是控制總熱量,主食含有熱量,副食同樣含有熱量而且更高,同等量脂肪提供熱量比同等量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穀物類食物提供熱量要高出一倍多,因此不能只控制主食,不控制副食。